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咸阳纸全面上市,就在咸阳城全新出台的限量限额的政策中放弃了这个想法。
      原因自然是因为当即监国殿下扶苏的干预。
      扶苏自然知道这些富商垄断咸阳纸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他们垄断了咸阳的精盐以后,将其运输到其他郡县之后,自己在那边进行倒卖。
      毕竟如果加以不限制的话,商贾逐利的天性必然会使得咸阳纸的价格提升到一个极高的程度。
      甚至会把五文钱的普通咸阳纸都变成昂贵的奢侈品,这也和扶苏准备用咸阳纸进行文化传播的想法背道而驰,到时候必定会引发巨大的社会矛盾。
      扶苏自然知道这种情况,现在就是用了一种办法来遏制住了这些人的野心。
      虽然看似只是一件倒卖的小事情,但实际却影响深远。
      首先出台了相关的规定,盐铁官营制度下,涉及到咸阳纸,精盐,白砂糖等重要物资不得随意进行倒卖。
      其次,不得短期内大量囤积咸阳纸,以免出现垄断的局面。
      官府拥有一切物资的最终解释权,所用商贾想要倒卖需要申请分销权。
      就比如咸阳纸。
      咸阳纸乃是生产自咸阳的纸张,即便在此之前就进行了大量的生产,但实际上的产量其实并不多。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需求量太大,这一次咸阳流传在市面上的总量也就只有五百斤左右。
      五百斤乍一看倒是显得很多,但是考虑到咸阳城目前的人口基数,以及对于整个大秦对于纸张的需求量来说。
      五百斤说实话并不算多。
      按照咸阳城如今近乎百万的人数来算,一斤咸阳纸就算有个一百张纸,五百斤的话也才只有五千张。
      摊到每一个人人头上,差不多一百八十个人当中,才有一个人能够买到一张咸阳纸。
      咸阳纸的产量毕竟很有限,若是让这些人掌控太多经济命脉,对于整个大秦的发展来讲绝对是一件不妙的事情。
      现在有了纸张,扶苏也一直有个想搞个报社,在咸阳城当中推行报纸之类的想法。
      但是受限于产量,这个想法也只得作罢。
      如今设立在巴蜀之地的造纸厂方才建立不久,主要还是依靠渭河南岸的造纸厂火力全开。
      这段时间,扶苏也对咸阳纸的生产问题进行了一部分改良。
      只要等巴蜀之地的造纸厂造好以后,产量问题应该也问题不大了。
      至于那些看上了咸阳纸利益的富商们,同样和那些盐商想要看中了精盐利益一样,想要分一杯羹,就得向官府买分销权。
      一句话,打钱。
      有了分销权,就意味着受到朝廷监督,一旦有垄断的想法,扶苏随时把涉及到其他郡县的分销权让给别人。
      盐铁专营制度下,官府都没有说话权,宝贵的秦半两全被这些富商赚了,然后也不办事,这怎么行?
      现在只是咸阳纸,要是以后有红玛瑙,珍珠各种产品,这就是一笔大买卖了。
      想要分销权,就得看这些富商们有没有诚意。
      扶苏掌握着一切商品的最终利润,自然不担心这些富甲一方的富商私底下垄断。
      有人要当出头鸟那就更好了,扶苏巴不得杀鸡儆猴。
      只有让这些富商们知道,只有和官府合作才有分销权,不然,都是不合法的生意,
      在藤椅上躺了一早上的扶苏,也在这个时候缓缓站了起来。
      看样子,他也该去咸阳城当中走访一下,看一看具体的实际情况再做定夺好了。
      ……
      “听说咸阳纸现在已经卖疯了,而且价格比以往涨了将近十倍!”
      “是啊,那纸简直太好用了,又薄又轻,比竹简方便多了。”
      “对,我听说咸阳纸能保存得很久,如果保存完好,甚至能存放二三年都不会腐坏。”
      “真是好东西,怪不得朝廷限量限额购买啊。”
      “可惜了,这些纸张都不允许批量使用,还必须要去专门贩卖咸阳纸的商铺办理登记,否则我肯定也买上几百张回去。”
      “这还只是咸阳纸,要是那些白砂糖,精盐,那简直卖疯了。”
      咸阳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商铺林立,热闹无比。
      一路行人从青石砖铺就的地面上走过,一路谈论着咸阳纸的种种妙处。
      在街道旁边就有一座酒楼,里面坐满了人。
      此刻,在酒楼靠窗的位置,风尘仆仆的三人正坐在角落当中,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
      在酒桌上平展着一副质地平整的咸阳纸,项梁拿起酒水灌入嘴中,浑然不顾其中滋味。
      看着街道外人来人往的行人百姓,项梁低声感慨了一句。
      “想不通咸阳竟如此发达,光是这咸阳纸就是我从未见过的东西,此物配得上五文钱的价钱。”
      “是啊。”
      一旁的张良面露复杂,只是应了一声,而后自顾自喝着酒。
      看着眼前张良的这番模样,项梁也是轻叹一声,他们一路风餐露宿,也是直到这时方才进入咸阳城当中。
      也就是他们接触外界以后,方才得知一件大事。
      韩王一脉伏诛,策划刺杀的元凶张良夷灭三族!
      甚至特此昭告天下。
      那段时间,咸阳城当中除了天天讨论咸阳新出的产品以外,韩王一脉伏诛夷灭三族这一件事,也就成了咸阳百姓们,茶余饭后之后必然讨论的事情。
      对此,咸阳城百姓的态度空前的一致。
      韩王一脉好死!
      张氏一族好死!
      这是咸阳百姓共同的心声。
      总之,只要任何跟昔日六国余孽有关的任何一条人命伏诛,都值得百姓拍手叫好。
      这些话也随之传遍了整个关中,也传到了从沛县西行一路来到咸阳的项梁耳中。
      “看样子,那件事你应该知道了……”
      眼见着张良这段时间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项梁对此也猜得七七八八。
      只是想不到,他们刚来到咸阳不久之后,居然就遇到这样的事情。
      这对于一腔热血要图谋大事的他们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何况,张良还是军师,为他们这些六国复国者出谋划策谋断一切的存在。
      要是就连张良这种一腔孤勇都敢行刺暴君的游侠儿,都对此失去了信心。
      他们又当何去何从?
      ……

第一百二十六章 风雨欲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