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 嬴政:火铳是用来近身搏斗的?[1/2页]

大秦:祖龙看我剧本,竟要我监国 吾不出如苍生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知不觉,大臣们看向扶苏的眼神,已然多了一丝仰慕。
      现在的他们,已经把扶苏当做明君看待了。
      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君王气质,和一统天下功盖千秋的秦始皇嬴政如出一辙。
      只能说,真不愧是嬴政的长子啊。
      不仅带来了火炮这种大杀器,还为大秦带来了土豆这种逆天的神物。
      即便土豆容易消耗田地的营养,也就是所谓的吃地,一块地如果来回种上几次,基本上营养全都被榨干,这块地基本废了。
      但是毕竟亩产一万五千斤的产量摆在这里,已经可以无视任何负面效果了。
      只要种上十亩地,那就是十万五千斤。
      这个产量别说吃不完了,光是存下来的产量那也能养活不知多少人。
      如果在大秦国境进行推广,土豆的产量更是一个夸张到令人发指的数目。
      无论土豆生吃好不好吃,光是一个饿不死人的效果,就足以无视一切。
      在大秦国境当中,蕴含醴泉的良田只占一小部分,土地贫瘠,亦或者地形不能种植的情况,完全可以用红薯解决。
      亩产一千斤的红薯,一千斤的产量只是附带,真正让扶苏惊喜的,便是无视地形的效果。
      无论是盐碱地、荒漠、泥沼地、湿地,各种地形,都能依靠这种系统加成的红薯,一点点改善。
      很快。
      关于眼下三千斤土豆作物的分配,扶苏也有了想法。
      一亩田地如果全部利用得当的话,加上种在本就肥沃的良田之上,大概也就只要两百斤左右的土豆种子就可以完成了。
      眼下的土豆种子,差不多也够十五亩左右。
      除了拿出一颗让人带给政哥看一眼的想法,扶苏内心完全没有任何一点吃的念头。
      开玩笑,这些土豆个个都是相当金贵的作物,现在怎么可能拿来吃。
      即便蕴含一些灵气,那也不可能吃。
      毕竟眼下就这么多的土豆,吃一颗就少一颗,没有必要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来上一嘴。
      三千斤的土豆种子,除了把渭河南岸所有的良田包圆以外。
      多出来的,扶苏打算拿去巴蜀地区,乃至关中地区进行种植。
      在那里正准备修建都江堰,以及郑国渠两大奇观,最核心的效果就是粮食产量翻倍。
      一万五千斤,翻倍不就是三万斤了……
      亩产三万斤……扶苏简直有些不敢想下去了。
      眼下和百越也开战在即,将来把南方土地纳入大秦国境当中,灵渠奇观带来的粮食翻倍效果,也完全可以在那个地方进行广泛种植。
      虽然南方有瘴气,掏出红薯改善地形就完事了。
      红薯先探路,修复地形以后再往上种植土豆,完全不需要担心土地会缺少营养。
      就这样,扶苏一声令下吩咐下去,三千斤土豆种子的分配问题,也逐步安排妥当。
      即便迈入了低武时代,这也是一个民以农为天的时代。
      有了充足的粮食,就意味着带来了一切。
      虽然高产的土豆不一定就能让秦军个个打鸡血一样天下无敌,但是可以保证的是,一但饥荒来临,土豆的作用便是,饿不死人。
      这些高产作物的意义,便是保证了下限,也就是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按照古代生产水平来说,差不多二十户老百姓才能供养起一个脱产的士兵,这还只是建立在全年没有饥荒,粮食收成的情况下。
      大秦制定秦律的时候,也是考虑到这种情况。
      一家人如果有两个男丁,那就只有让其中一人去当兵打仗,另外一人种地,即便战争来了,也不影响农忙。
      可即便如此,除了每月固定交给官府的赋税以外,基本上多余的口粮,基本剩不下来多少。
      秦朝广泛种植的粟黎也不是高产的作物,一亩能有两百斤左右也就顶天了。
      有时候,只是一捧不多的粮食,就足以救活一个人了。
      但在饥荒年代,就这么一点粮食,那也是奢望。
      土豆红薯这些高产的作物便是如此。
      即便哪一天大秦国境当中发生了饥荒,寻常百姓也不至于家破人亡,以至于发生易子而食的悲剧。
      如此,扶苏也算是比较期待起来。
      一旦把这些三千斤土豆再一次种植下去,再一次收成以后,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
      浩浩荡荡的东巡车马向着东方进发,一路上披荆斩棘。
      事实上,没有开辟秦驰道以前,即便沿着最优解的路线前行,一路上的风吹雨淋也基本上没有少过。
      黑冰台士兵早已在几百米开外便提前挥刀清除起了各种杂草,保证车队全程通畅。
      可即便如此,颠簸,那也是常有的事。
      只是这段时间,自从装上了马蹄铁以后,颠簸程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倒也谈不上如履平地,但是温凉车在各个地形上,基本上没有任何非常颠簸的感觉。
      坐在温凉车内,感受着这股难得的舒适感,嬴政长舒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他也感受到了很多的变化。
      首先,自从前几天发生的一场异象以后,他便发现李斯、蒙毅、顿若、章邯等人,全都迈入了后天境界。
      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高手,让得服用仙丹突破到先天境界的嬴政有些惊喜。
      后天境界只需要再继续修炼一段时间,就能迈入先天境界。
      这些,可都是大秦的栋梁之材啊。
      原本嬴政以为,整个大秦就只有像他这样的四名高手。
      就连东巡车队都能有这么多人接触修炼,想必咸阳城当中,这个数目只多不少。
      只要大秦迈入修炼成为炼气士的人变多,大秦就只会变得更加强大。
      嬴政自然不希望,大秦的炼气士,只会止步在个位数这个阶段。
      一路上舟车劳顿,多余的时间嬴政基本上用来闭目修炼,按照观想调息法的运转,不断吸收着各种天地灵气。
      直到把仙丹的药效全部消耗殆尽以后。
      嬴政察觉到,如果用一条标有初期、中期、后期,圆满的长线来代表他的修炼进度,此刻的他,大致处于先天境界后天阶段。
      没错,嬴政只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便从先天境界初期,直接攀升到了先天境界后期。
      看这势头,距离圆满也用不了几天就能达成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嬴政:火铳是用来近身搏斗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