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里他看过,咸阳城里一共有几十万的人口,照这样发展,要是一人给他贡献一点声望值的话,起码也有几十万的数目。
      果然,群众才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啊。
      没想到今天就这样砸了赵高的府邸,还能收获吃瓜群众贡献的声望值啊?
      不错不错。
      想到这,扶苏忽然计从心起。
      他先前一直没有机会和途径收获这么多吃瓜群众的声望值,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来上一遭?
      正好他准备在咸阳城开始推广红薯,不如就把红薯和秦法奖励一起挂钩,调动起百姓们的积极性。
      答对一条秦法给一颗红薯,又能赚到声望值又可以同时把红薯给推广出去。
      咸阳城里的百姓虽然是老秦人,乃是根正苗红的“正黑龙旗”。
      但是在扶苏看来,这些老秦人对于秦法的认识始终不全面,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秦法的话,不如先在他们身上实验一下。
      倒也不是扶苏不想在六国旧土推广,实在是红薯现在不够用了。
      扶苏目光有些凝重地看向身旁的蒙恬。
      “蒙恬,你所带随身随从当中,可有口齿伶俐,行事机敏的人?尤其是能够识字,这一点很重要。”
      蒙恬闻言虽感困惑,但也停下脚步认真思考了一番,随后给出了如实答复。
      “随从当中的确是有几名符合的人选,不知殿下问这句话有何深意?”
      扶苏笑了笑,凑近蒙恬耳边压低声音说道:
      “我准备在咸阳城开展秦法普及活动,需要这些人配合我开展。”
      “殿下这是……”蒙恬眉头一挑,就见扶苏紧接着凑了过来,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这个计划的来龙去脉。
      听完,蒙恬恍然大悟,不禁肃然起敬。
      扶苏殿下真是好手段,又能推广红薯又普及了秦法,顺便还在民众当中积攒了声望,可谓是一举三得啊。
      扶苏看到蒙恬这番震惊的神色,也只得尴尬地笑了笑。
      实在是他痛心大秦百姓的文化程度,即便是咸阳城内的老秦人也好不到哪去,只好找几个托过来烘托气氛了。
      其实听不听话也不要紧,只要能识字配合他普及红薯就可以了。
      很快,几名符合他人选的随从就被蒙恬带了过来,扶苏打量了一下,感到颇为满意。
      于是,扶苏大手一挥,让士兵们去地窖里先征调几百斤红薯过来,而后在咸阳城中挑了一个热闹的街区,在那里准备烧炭起火。
      安排人手把红薯架在在烤炉上炭烤,伴随着香味逐渐激发,不多时,这片街区的人群全都吸引了过来。
      百姓们看着眼前这番举动,全都是一脸疑惑。
      你问我,我问你,全都答不出个所以然。
      这究竟是什么味道?
      架在烤炉上的东西又是何物,怎会发出这么浓厚的香气?
      先秦时期的百姓吃的东西非常单调,一天基本就吃两顿,刚好现在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整条街道人头攒动。
      这些连五谷杂粮也没怎么消化过的布衣百姓,何尝吃过红薯这种蕴含糖分的高产作物。
      他们全都闻着这种香味而来,肚子咕噜咕噜地响个不停。
      转过头来互相对视,彼此都很尴尬。
      就在他们想要问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时候,就听见街道中央那名长相俊俏有着一股书生气的玄袍青年,笑吟吟地开了口。
      “诸位,此为红薯,亩产可达一千斤以上,放在田里只需要三个月就能成熟,有了它,何愁家里没有余粮?”
      “想要红薯吗,想要的话我可以全部给你,来答秦法吧!我把所有得到红薯的方式都放在秦法那里!”

第四十三章 答秦法,得红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