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樱瞧着可怜,对四郎招招手,说:“来,给我吧,我就爱吃皮,不爱吃馅儿。”
四郎连忙端着碗过去,顾樱就帮他把剩下的吃了。
吕氏叹道:“你太惯着他啦!”
顾樱笑道:“小孩子吃太多糯米粉对肠胃也不好。”
魏珍珠嗤笑道:“阿嫂这么会哄孩子,怎么自己不生一个?”
顾樱笑笑没说话,吕氏岔开话题,问顾樱:“你说这个叫什么?”
顾樱答道:“叫汤圆,取‘团圆之意。”
吕氏点点头:“这个好,以后咱们元宵节就吃这个了。”
吃了饭,顾樱等人都回了院子,慕容清陪母亲说话。她对吕氏说:“我今日冷眼瞧着,大嫂虽出身农家,却是个大度豁达之人。二嫂明明出身公侯之家,竟如此小家子气!唉,阿娘看重些大嫂也是应当的,就怕以后二嫂仗着生了长孙,处处压大嫂一头。阿娘,你可要顾着些大嫂啊!”
吕氏道:“这我还能不知道吗?当初你二兄看上你二嫂,我就不同意……唉,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孩子都快生了。”说完又叹息,“樱樱是很好,要说不如意者,就是还不曾有孕。我看大郎对她,假若我要抬个妾室,大郎也是不肯的。”
慕容清正色道:“我说句戳心窝子的话,阿娘别介意。要说来,大郎本就不在母亲身边长大,要说母子情分,只怕并没有多少。阿娘何必插手大郎的房中事,没得让大郎生出嫌隙。”
吕氏道:“我知道,所以我也没提,只是我这做母亲的,为着子嗣还是操心。”
女儿就要出远门了,她也不愿意说些败兴的话,不再说自家,只叮嘱女儿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女婿和外孙。又说了些要常写信回来的事,其他絮絮叨叨说了半天,傍晚吃了暮食,才让他们回去。
夜晚来临,家家户户都要迎紫姑了。
传说紫姑是一位善良、勤劳却又贫穷的姑娘,在正月十五这日因常年劳作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她,人们就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像,妇人们就到紫姑常辛苦劳作的地方——厕所、猪圈、厨房迎接她。
其实,紫姑象征着所有辛勤劳动的妇女,她们常年劳作,却没有应得的回报。除了繁重的家务,甚至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虐待。妇女们同情她、纪念她,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同情,希望紫姑和自己都能被善待。
死去的是一个紫姑,而活着的,是千千万万个紫姑。
活动都举行完毕之后,顾樱回明德院洗漱,换上衣裳,又觉得有些饿了。
“看看厨房还有没有酒酿圆子了,有就给我盛一碗来。”
阿兰去盛了一碗酒酿圆子,还带回来一把巨胜奴。巨胜是芝麻的别称,所以这其实就是芝麻馓子。
吃完了准备睡觉,她把腰间的宜男蝉解下来,挂在幔帐上。
“娘子想要个小郎君吗?”慕容深笑着问。
顾樱却说:“家里都是郎君,我倒是希望生个小娘子。”
“小娘子也好,一定很像樱樱。”慕容深开始憧憬,娘子生出的女儿,和娘子长得一样漂亮。
124,元宵迎紫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