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恩努力平息着自己喘动的呼吸,将自己的目光从老鼠尸身上移开,他不希望科鲁伊斯看出端倪。
对于这个目光敏锐的逐日者队长,莱恩时刻怀有警惕。
“莱恩警官,我对这块区域不是很熟悉。你知道最近的福利墓地市场哪里么?”
维特国举国信奉烈日教,所以他们在墓葬方面也遵循烈日教教规,统一将墓地放置在烈日教在当地设立的陵园中。
但,有一类人却是其中的例外,他们并不被允许将自己死后尸身迁入这些烈日教徒眼中死后近身之所。
那便是信奉其他教派的移民以及一些教内审判的异端。
维特国,以烈日教为尊,烈日教把持着国内主流信仰,同时也掌控着一种特殊的权力,那就是死后的墓葬。
虽然烈日教在排他性上,已经远没有母教光明教会那么严苛,亦或是偏执,不会简单的视其他教派为牲畜。
但在一些涉及信仰的根本上,烈日教依然有着自己的坚持。
比如生与死。
在他们看来,生与死是神一切权能的根基,放弃对这两项权力的把控,与背叛神无异。
因此每个信徒在出生和死亡这两个关键时刻,必然都有着教会的参与。
出生受洗礼,
死亡安息日在教中主持下送入教会陵园,
这两项便矗立在大多教徒一生的两端。
而对于那些不信仰神的他教信徒,自然就没有这些待遇了,他们死后也不被允许长眠于沐浴神恩的教会陵园。
因为出于对死亡仪式解释权的坚持,烈日教又不允许其他教派在自己占据主流位置的城市设置陵园,于是,对于这些他派信徒甚至无信者的尸体案置便成了一个问题。
最开始,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基本每个教派都有自己特定的传教范围,也没有教民会冒着死后无安所的风险远渡他乡。
但随着异常气候的出现,这一旧俗发生了改变,破败的经济令不少小国居民为了生存,被迫背井离乡,离开自己信仰所在之地,踏足其他神的领地。
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移民,诸国王室和政府大多是态度友好的,愿意大开方便之门。
毕竟对于这些君王来说,统治土地之辽阔和治下人民之丰茂,大概就是伴随他们一生永恒的追求。
而此时教权早已不如几百年前那般,可以一手遮天,尽管百般不愿,他们也只能默许王的意志,不得不接受他教信徒入境的事实。
可能出于方便继续传教的动机,烈日教会在经过长老院一番紧急商讨之后,决议展现神的仁慈,为这些一时糊涂不愿加入神怀抱的迷途羔羊提供专门的安葬地。
于是,便有了专为他教教徒和无信者设立的福利陵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除光明教会外其他教派的领地内。
既然只是为了展现神的仁慈,而特意设立的墓地在设施和环境上,自然不能和教会墓地相比。
但对于这些已经跋山涉水吃过苦头的异乡人来说,他们已经无暇计较这些,生活的苦早已教会了他们随遇而安,能得到死后安息的地方,他们已经知足了。
而科鲁伊斯之所以在提及最近墓地时,直接就说去找最近的福利墓地,而不是官方墓地,倒不是因为贫民窟聚集了大批移民。
更多因为……哪怕贫民窟的居民愿意全部改信烈日教会,恐怕他们也没资格在死后出现在官方陵园内。
因为,虽然神对贫富一视同仁,却不代表继承神意志的神父长老也会如此。
贫民窟的土地天生带着穷苦的气息,高贵的神父长老认为这种酸臭的味道甚至是在侮辱他们对神的信仰。
毕竟信奉神者皆是神之选民,神爱信徒便如父母爱子女,有父母眼睁睁看着子女受苦呢,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也绝对不是父母的错,一定是因为这些子女都是被人嫌的逆子逆女。
所以,这些正在贫穷受苦的信徒一定是因为信仰不够虔诚,所以才不得神的垂青,过上这么穷苦的生活也是神对他们不虔诚的惩罚,反之,那些生活品质优越的信徒一定都是虔信徒。
对于这些穷苦不诚的信徒,他们能够有信仰神的机会,已经
第一百二十七章 赛特尔的呼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