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远道:“以后我不单单管青泥浦了,整个介州的海防,都归我管辖。”
      李英兰的眼睛一亮:“可以啊,我家小果从总兵夫人,变成将军夫人了?”
      赵远更加害羞:“娘,自古官职正五品、正三品,是两个门槛,您不嫌弃我就好。”
      李英兰拍拍他的肩膀鼓励:“能连升到将军,这可是你自己的本事,我怎会嫌弃?”
      赵远很认真的道谢:“娘,要不是有您在,我也走不到这一步。”
      李英兰淡然的笑了笑,摆手让他不必多提。
      都是自家人,有谁不愿意帮自家人呢?
      知道赵远忙她没有继续交流,而是顺着田园慢慢的走,吹着海风看着金黄的秋色。
      发展蒸汽工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李英兰决定继续留下来,仗着海域优势,积极推进工业文明。
      收到董花生书信的时候,从字里行间都能体会到他的哀嚎。
      家书拿给董佳音看,小姑娘被逗得咯咯笑。
      “哥哥给他师父请假来青泥浦,师父怕他一去不复返,竟然不允许,哈哈。”
      “哎,幸好我和我师父都来了,不然我两年见不到奶奶,可能会哭哦。”
      看佳音又长高了不少,俏丽的小摸样,比她亲娘的五官还要精致,心疼的捏了捏脸。
      “计划赶不上变化,谁知道青泥浦发生了这许多事情,我打算多留几年,等蒸汽工业,发展成规模了,在考虑离开。”
      “多留几年?”董佳音没想到,奶奶有如此大的决心。
      “是啊,眼见着青泥浦的生活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我当然想趁着还有劲儿,走得动路再多做一些事情。”
      “奶,你真辛苦。”小姑娘回抱奶奶。
      “呵呵,好了,去把殷平安给我找来。”
      殷平安那小子脑子灵活,现在看见谁开口都要拽一下洋文,碰见李英兰张嘴就是嗨。
      “别顽皮,我有正事想说。”殷平安终于严肃了,垂手仔细听。
      “我这有一封亲笔信,是给宋知府的。你替我交到他手上。”
      从前的宋知县,如今晋升介州知府了。
      因为有李英兰无偿提供的优异种粮,青泥浦人人吃上了杂交水稻,不需要靠外援,借调等方式,把当地百姓的肚子填饱,让粮饷可以按时发放。
      这样质的飞跃,减轻了介州周边县城的负担,更减轻了朝廷和兵部的负担。
      就在今年,吏部给宋知县评了一个大大的优秀,紧接着他的升官折子就送来了。
      当宋知府拿到亲笔信的时候,当面拆开看。
      “哼,老夫人的野心不小啊!”
      此时身处府城衙门中的宋知府,拿着信笺仔细研读:“老夫人想买矿山,用产煤研究蒸汽船业,还要建设枪炮厂。”
      因为有了同文馆的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文化交流,在语言环境,可以做到沟通的情况下,人们对所谓的妖人和妖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青泥浦的同文馆,在介州其他县城开设名头十分响亮,北洋水师学堂,介州操炮学堂。
      现在的百姓们都知道,枪炮的重要性。
      “老夫人是想涉足军工,这些大威慑的武器,可比我们从前使的冷兵器厉害多了。”
      “此事非常大,我回复不了,要奏请天子。”
      宋知县想,若他们一味的闷头苦干,怕是让人看见,还以为他们想造反。
  &nb

第470章 城市变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