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疑问,太空失重问题,对登月来说问题不大,但是泰坦任务要花费半年以上,长期处于失重状态,人体肌肉会萎缩,每月钙质流失高达1.5%,相当于地面正常人10年的流失量。这对我们的泰坦任务将会带来极大困难……”加佐林轻皱眉头,缓缓说道。
“此问题建造星舰之初已考虑到,星舰能自建重力场,克服失重影响。未来在星舰生活,与地球没有什么两样。”白雪凝解释道。
当初这个问题也是她最先想到,并找到解决方案的。
……
接下来的每一天,模拟登月都会进行一次,参数也根据宇航员的意见不断调整。
5月10日,封闭训练结束,太空部队队员对整个登月过程、太空环境已经完全适应。
舰载电脑已经送至卫星发射基地,安装到拯救号宇宙飞船内部,并与各模块完成匹配。
25名队员,也被送至卫星发射中心,做登月前的最后准备。
全球各大电视台,对整个过程做现场直播,25人的一举一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卫星发射基地位于西州市区北部60公里外,群山环绕,仅有一个峡谷联通外界,铁路、高速公路直接修到发射场。
发射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300余米的发射塔。这是为发射拯救号宇宙飞船专门新建的发射塔,原有三座发射塔最高仅有95米,不能满足需求。
发射塔下半部环抱着八颗巨大的捆绑式运载火箭,每颗运载火箭搭载目前最先进的100吨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八颗火箭的最大推力达到惊人的800吨。
拯救号宇宙飞船使用的钛铁合金,重量达到600吨,而星舰采用的三钛合金,重量仅200吨。
将来,星舰也需要用化学燃料的火箭发射到太空中,才能启动可控核聚变发动机。
本次拯救号宇宙飞船的发射,也为星舰的发射升空打下坚实基础。
捆绑式运载火箭上方,固定着拯救号宇宙飞船,其外形与星舰完全一致,呈梭子形状,两头尖,中间粗,具有极强的气动性。
飞船高200余米,直径达50米,船舱位于中部。
江源、白雪凝从宇宙飞船舱门走出,站立发射塔上。
这里高度250米,地面的汽车犹如蚂蚁,人变成了一个个黑点。
他们已经在里面连续工作三天,完成所有设备的调试、模拟。
“雪凝,明天就要出发了,你怕吗?”
“不怕,反而很是激动,我登陆太空的愿望就要实现了……”说完,张开双手,迎着暖风,闭上眼睛享受这美好感觉。
虽然穿着黑色作训服,依然挡不住她的曼妙身姿,迷人背影。
江源缓缓上前,轻轻抱住白雪凝,在耳边轻轻一吻。
长发如丝,微风吹拂下,在空中飘散,抚摸着江源脸颊,带来阵阵清香。
白雪凝惊的一抖,浑身僵硬,但很快便放松下来,身软如棉,依偎在江源的怀抱。
“雪凝,从明天开始,我们将正式开启太空之旅。或许,将一
第112章 发射基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