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囚笼政策[2/2页]

辽东之虎 千年龙王l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军现有巴士拉驻军的二十倍,甚至是三十倍。
      依靠现有兵力想要剿灭库尔德人,这根本不可能。”
      李枭无奈了,他没想到库尔德人居然这么难缠。
      几百万人,差不多都是战士。
      这可怎么打!
      忽然间,李枭想到了一种比较灭绝人性的战术。
      “除了五个印度师之外,我还可以给你们组建五个由高加索人组建的师。”
      “高加索人组建的师?”孙之洁有些意外。
      大明从未用使用过高加索人作战!
      甚至在修建中亚大铁路的过程中,大明还剿灭了高加索的格罗兹尼。
      孙之洁也是那一战的参与者,他不明白,大帅为什么要武装高加索人,而且一武装就是五个师。
      如果可能,孙之洁更加喜欢高丽师,又或者是倭国师。
      至少,高丽人和倭国人比较听话。
      尤其是倭国人,打仗一根筋。
      你让他们冲锋,他们打剩下最后一个人,也会冲锋不止。
      “对!
      就是高加索人!
      高加索人和库尔德人都信奉同一种宗教,可他们却是宗教里面的不同派别。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iiread銆?
      库尔德人信奉的是十页派,而高加索人信奉的则是训妮派。
      这两个教派,有长达千年之久的教派冲突历史。
      他们之间的仇恨,只能用血海深仇来形容。
      尤其是哥萨克人,他们的铁血与悍勇,不利用一些的确是可惜了。
      你要以印度师为骨架,在各地修筑大量碉堡。
      每个碉堡就是一个据点,那里要储存大量的食品以及拥有水源。
      然后,以铁路和公路,联通各个碉堡之间。
      铁路除了运输物资之外,还有装甲列车。
      而高加索的哥萨克人,就是负责保护这些铁路的机动部队。
      这样的十个师,可以掌控大片地区。
      你要杀死这片区域内的每个库尔德人,保罗耄耋老人和月子里的娃娃。
      同时,收缴阿拉伯人的武器。
      只要家里有武器弹药不交出来,一旦被搜查或者举报出来,就会全家被杀头。
      要鼓励阿拉伯人之间互相举报,对于举报的人要保护,并且给予奖励。
      然后,你就会得到一大片的治安区。”
      “再然后,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方法复制。知道覆盖整个库尔德人区,直到代尔祖尔、和摩苏尔。
      当库尔德人都变成治安区之后,库尔德人和准格尔人一样,都不存在了。”
      孙之洁瞪大了眼睛。
      这种事情大明曾经做过一次!
      那次之后的结果就是,人口一度达到了三百余万的准格尔蒙古人消失了。
      听到李枭的话,孙之洁知道,大帅准备让库尔德人也消失。
      “给你三到五年时间,完成这件事情。
      能做到吗?”李枭看着孙之洁问道。
      “诺!
      属下一定不负使命,完成大帅交予的嘱托。”
      孙之洁插手施礼!
      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要用高加索的哥萨克人。
      这些家伙本来就和库尔德人有仇,现在大明还会给钱,他们自然乐于让他们的刀子上沾满库尔德人的鲜血。
      对于大明来说,只不过屠刀从倭国,换成了更加血腥残酷的哥萨克人。
      燕山号战舰行驶在苏伊士运河上,库尔德人做梦也想象不到,他们的生路就这样被无情剥夺了。
      库尔德这个流传了千年的民族,最终会被屠杀剿灭的一个不剩,成为历史上的又一个传说。
      孙之洁和陈廷敬,陪着李枭在燕山上吃了晚饭,详细介绍了中东这两年的变化。
      李枭出了苏伊士运河,并没有跟着左良玉去昔兰尼加,而是乘着飞艇去了开罗。
      开罗这地方,仍旧是肮脏与混乱并存的地方。
      墨绿色的污水在炙热阳光暴晒下冒着泡,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味儿。
      即便是这样,仍旧有人不断的把污水往已经堵塞的沟渠里面倒。
      仿佛埃及人认定,沟渠之所以堵塞,完全是因为水不够多的原因。
      走到哪里都是尘土,还有海量的苍蝇。
      李枭觉得,这里是苍蝇应该是人类数量的上百倍。
      光着屁股的孩子老鼠一样的乱窜,他们的身材差不多,都有一个大大的脑袋和大大的肚子。
      胳膊腿细的像牙签,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两年前的那场动乱带来的创伤,到今天仍旧没有愈合。
      大明商人失去了对埃及人的信任,有大明背景的商铺全都撤走了。
      没有了大明资本的开罗,可谓是百业凋敝,底层人在饥饿与生存中苦苦挣扎。
      极度的饥饿,甚至让埃及人对凶猛的尼罗鳄下手。
      尼罗河边上,再也没有了惬意晒太阳的尼罗鳄。
      只要有鳄鱼敢这么干,那么要不了多久,它们就会出现在埃及人的锅里。
      李枭只是看,没有说话,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他只是一路走一路看!
      社会动荡引发的治安败坏,肯定会逼迫资本外流。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大明商人,也是懂得趋利避害的。
      他可没有精力,去管开罗人怎么活下去。
      乘着飞艇,飞越了金字塔,李枭还看到了巨大的狮身人面像。
      关于这两样东西的千古疑问太多,反正李枭是解释不了。
      在开罗转了一圈儿,李枭又去了亚历山大港。
      这是埃及在地中海东岸最重要的港口,没有之一的说法。
      这里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物资中转枢纽!
      亚历山大的情形,就比开罗要好很多。
      不管怎么说,港口带来的人口就业,很成功的拉动了亚历山大的经济。
      这里的人不像开罗人那样,整天无精打采的。
      他们卖力的工作,在上午和炎热的下午,街上很少有人在走路,他们都是用跑的。
      整个亚历山大港,好像陀螺一样周转着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所需的物资。
      这里的大明人也比开罗要多得多,人口的聚集效应,明显也牵动着资本的聚集。
      只要有大量的钱来投资,亚历山大港的经济想差都不行。

第一百一十三章 囚笼政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