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零五四章[2/2页]

辽东之虎 千年龙王l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算是家里的买卖帮着忙活,也算是抛头露面会被人瞧不起。
      从朱熹开始到如今已经好几百年了,几百年形成的强大习惯,绝对不是轻易能够改变得了的。
      所有,李枭都没敢在京城轻易尝试让女孩儿读书。
      却没想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易县,居然来了个妇人,告诉他想要女孩儿们上学。
      “大帅,俗话说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大帅您要知道,如今男人都在外面忙活。家里的事情,全都得由我们妇人来做。
      就好像说教育孩子,我们妇人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懂得那么多道理教育孩子。
      大帅,女娃子能读书。将来她们也能教会他们的孩子读书,她们孩子的孩子读书。。”
      李枭看着这个妇人有些瞠目结舌,他没想到这样一个乡村妇人能够懂得这么多道理。
      李枭当然知道一个识文断字的母亲,会对儿女的教育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你识字?”李枭觉得眼前这个妇人应该识字才对,不然绝对说不出这样有道理的话来。
      “民妇识得几个字,小时候家父教过私塾。”妇人小声说道。
      “哦,你家里教过私塾?”李枭有些奇怪,易县就够穷的了,山里面的一个庄子居然还有私塾。
      饭都吃不饱,还能上私塾?
      “家父是秀才!”
      “哦!不知道老先生如今……!”
      乡村里面出个秀才本身就不容易,而且居然还在穷山沟里面办私塾,这更加的不容易。
      “家父十几年前就饿死了!”妇人的语气里面带着悲凉。
      李枭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位乡村教育家,在一个温饱都难以保证的村子里面教私塾。
      被饿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仓颉足而知礼仪!
      古人尚且知道,吃饱饭是第一位的。
      你能指望那些饭都吃不饱的人,满脑子还想着四书五经的道理?
      他们不知道吃不饱饭的人,对于知识的兴趣,远没有粮食来得重要。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车马多簇簇!
      ……!
      这只不过是精神胜利法,他们更多的是需要粮食,布匹,更多的粮食和更多的布匹。
      李枭没办法和妇人说这些道理,这些人已经钻进了牛角尖儿。觉得读书大过天!
      你能指望一个在穷乡僻壤办私塾的落第秀才,能教出一个机智多变的女儿来?
      “你叫什么?”
      “牛王氏!”
      “牛王氏!教授女孩子读书,我是同意的。毕竟女孩子也有适合她们的工作,例如学校里面的老师,医院里面的护士,还有棉纺工厂里面的女工。
      可凡事需要循序渐进,目前我能给你们的,只能是一座乡村小学。所有大明的孩子,只要愿意都能来读书,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当然,这得他们得到她们的父母同意才行。”
      “农人粗鄙,他们的目光短浅,根本不知道读书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即便是要读书,也只会送家里的男孩儿去读书。
      家里的女娃子,则被留在家里干活儿。妇人得不到教育,会让愚昧传给下一代的。”
      “牛王氏,你既然识字,你可愿意教书?”李枭忽然间有了个主意。
      “民妇愿意!”牛王氏愣了一下,随即点头。
      “既然你愿意,那么我给你个机会。你可以现在就去小学读书,只要你能在三年时间里面学会小学六年的课程。
      那么我就会专门安排你去专科学校,你在那里毕业之后,就能够成为一名教师。
      专门教授孩子读书的教师!
      那时候,你愿意留在京城教书也可,或者回你易县老家教书也可。
      这是本帅能够答应你的极限,毕竟现在城里还缺少教师,不可能派那么多教师去穷乡僻壤。
      再说,现在毕业的那些学子们,都是个地方抢着要的人。他们也不可能愿意,在穷乡僻壤教书。
      我不能总是要求别人无私奉献吧!”
      “这……!”牛王氏无言以对。
      大帅说的没错,现在毕业的那些学子。不管是工厂,又或者是军队,还有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是抢着要的人。
      谁愿意在穷乡僻壤的地方,苦苦的熬着教那些小屁孩儿读书识字。
      “我的话你好好想想,下去吧!”李枭摆摆手。
      这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超前的理想主义者。
      她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应该施行。
      可现实却是……,施行不了。
      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权益。
      这种事情李枭当然愿意推进,可惜这个社会却不愿意推进。
      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社会。
      即便是李枭,也不愿意做这样的尝试。
      这还不同于李枭引领起来的留短发风潮!
      在此之前,不管是文人书生,还是普通民众。信奉的都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当然他们也理发,但那种理发只配叫做修剪。
      李枭来了之后,干脆接着盟誓的由头,直接把头发给剃了。
      最先是辽军当中追随李枭的人剪短发,后来慢慢朝廷里面的人,为了表现得效忠李枭,也剪短了头发。
      头发这东西,一旦剪短之后,谁也不愿意再留起来。
      到了夏天,那是真热啊。
      后脖颈子都是肺子!
      还有人脑袋上被捂得起了一个接着一个的红疙瘩,看着非常吓人。
      剪了短发之后,夏天凉快多了。而且洗头也方便多了,连带头发上的虱子也没了踪迹。
      当然,剪了头发冬天会有些冷。可人又不是猴子,难道不知道戴顶棉帽子?
      说穿了,剪头发可以立刻让人舒服起来。而让女孩子读书,却不是一下子能够见到效益的事情。
      这种事情让百姓们心甘情愿的做,那会非常艰难。

第一零五四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