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君臣论战[1/2页]

三国之兴汉上将军 猎于密林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说这位孙大混混住在建邺城中,依然操心天下大事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接到好消息,说是西蜀诸葛丞相,派邓芝出使东吴,此时已经到达武昌,不日即将到达建业,过来拜见吴国大皇帝孙权孙仲谋。
      孙权一听,估计诸葛亮派邓芝过来出使,目的是想着两国修好之意。以后接见邓芝的过程中,到底如自己所料。
      于是,两国签订睦邻友好合约,孙大皇帝又派张温为使者,陪同邓芝返回蜀国,同时向西蜀皇帝丞相表达通好之意。
      从这以后,孙大皇帝心情就轻松了一半——他知道,西边的蜀国已经结盟,吴蜀两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就不会发生战争了。
      他只要关注北边的魏国表现就行了。
      之后一两年的时间,没听说吴国和蜀国有什么摩擦。
      原来诸葛亮派邓芝过来结盟以后,带兵到南方平乱去了。
      又住了些日子,听说诸葛亮要起兵讨伐中原,此时已经调兵遣将到汉中集结,不日将兵发祁山。
      这可是一件大事情。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诸葛亮讨伐魏国成功,下一步必定是过来算计孙大皇帝东吴的天下。
      孙大皇帝心中明明白白的——诸葛亮和我结盟,只不过是暂时的安排我不要乱说乱动,以便于他自己腾出手来安内再攘外!
      想到这一点,孙大皇帝就觉得必须正视面对现实,做出最有利于自己国家的决策来。
      于是,传命大将军陆逊,马上来建业面君谋划国事。
      只从大将军陆逊在夷陵,把刘大耳朵打得屁滚尿流大败而逃之后,整个吴国里边,没有一个人不对陆逊翘大拇指点赞的。
      就是孙大皇帝,心中也是明明白白的知道,幸亏吴国出了一个陆逊,不然的话,这次刘大耳朵带兵七十多万过来进攻,非把吴国灭了不可!
      灭了吴国倒是没话可说,最没法面对的是,刘大耳朵带兵占领了建业,活捉了孙大皇帝,下边的事情,其实不用多说了,谁都可以预想到,刘大耳朵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家伙会怎么样收拾孙大皇帝——割耳朵,剜眼睛,这是一定的了。
      后边呢?为了消除新恨旧仇,非撅了孙大皇帝的三辈祖坟不可!
      所以,陆逊带兵取得夷陵之战全胜之后,孙大皇帝就把陆逊差一点当做亲爹供养起来。
      后来觉得把陆逊当做亲爹供养不太合适,就把全国所有的大事,都交给了陆逊处理,还封了陆逊两个最大的官,一个是吴国大将军,另一个是吴国丞相。
      从此以后,不论吴国国内有什么大事,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事情,孙大皇帝都找陆逊商议。
      这不是吗?这些日子听说蜀国天下第一正经人,诸葛大先生要带兵进攻魏国,就觉得这事情尽管不是进攻吴国,孙大皇帝也觉得这事情非同小可,就下旨把吴国的救星陆大将军调过来了。
      听说陆大将军一到了建邺城,孙大皇帝就亲自出宫迎接。
      陆大将军一见孙大皇帝,还没有等着行礼,孙大皇帝就扯着他的手说:“陆伯言不必须行礼,有要事商谈,马上进宫说话吧。”
      进宫以后还没有坐定,孙大皇帝就说了,说是:“陆爱卿,你在武昌没有见说过,蜀国诸葛亮要带兵讨伐魏国?”
   &n

第五百四十七章 君臣论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