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又把关兴派来的密探招呼进来,吩咐道:“你回去转告关将军和张将军,请他们继续隐藏下来,短时间内要轻易举动,可以多联络策反一些魏兵,准备我们这里攻城的时候,以作内应。”
这路斥候走了以后,张猛坐下来,思考下一步的行动。魏延进来了,看见张猛,张口就催促道:“上将军,时机到了,我们开始攻城吗?”
张猛看看魏延,笑道:“看把你急的。现在攻城?等我思考一下。我有个习惯,带兵作战不以杀戮为主要手段。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既然能够不战而取胜,为什么要大动干戈?
呵呵,战场之上,两军厮杀,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实在是惨不忍睹!我在想,有什么办法,才能兵不血刃迫使魏兵投降?”
魏延听了,直愣愣的看着张猛一会,说:“恐怕够呛。洛阳城内外此时有十几万人马,兵力基本没有消耗。在这种情况下,要说服他们投降,不只是很难,就说是肯定不行。不过,一定有一部分人愿意投降;但是,大部分人,嗯,难以统一意志!”
张猛听了,坚定的说:“先试试看,不行再说!”
张猛说到这里,吩咐身边文职官员,按照自己的吩咐,开始书写劝降信。
一会的功夫,劝降信写成,张猛接过来看时,只见这封信是写给郭淮孙礼徐晃的,文字中没有提及张?和邓艾的姓名。
这封书信的内容一开始,就把当今天下形势表明了,然后提请这三位魏兵将领归顺蜀汉,最后,讲明他们归顺之后的款待条件。
条件讲得很是诱人的,“诸位将领,你们归顺蜀汉以后,愿意在军队里边工作,就留在军队里边;愿意到地方工作,就留在地方。假若不愿意留在蜀汉,愿意回到魏国老家生活,我们就发个路费,送你们回老家······不管怎么说,只要你们归顺过来,我们蜀国尽力满足你们的要求,保证你们人身安全,保证你们全家生活安康!”
张猛看完了这封劝降信,递给魏延,说:“魏将军,你看看,这样的信送过去以后,能不能改变了那边魏兵将领的心态?”
魏延低头看完书信,笑道:“上将军,末将估计还是和刚才说的一样——魏兵将领里边,现在就想着投降的人绝对不少;但是,不肯投降的人,还是有的。正如您说的那样,我们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啊!”“这是自然的!”张猛说完了,喊进两名斥候,吩咐道:“把这封信送到魏兵军营,交给他们的主将!”
两名斥候领命,带着劝降信来到魏兵军营,将书信交给郭淮以后,问一声:“主将有何吩咐,没有的话,我们回去复命。”
郭淮一边拆开书信,一边阻止道:“等等,再等一会,等我看看这封信再说!”
郭淮从头到尾阅读了一遍,看着门口的两位蜀兵斥候,思索一番,吩咐道:“你们回去吧,回去以后,向你们张猛上将军说,就说我郭淮读信以后,心中很是感激他。等在研究一番,再给他答复。”
第四百五十四章收复宛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