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听了,笑问:“那您说,用什么身份进洛阳没有危险?”
“嗯,上将军,末将只是提一个建议,供您参考。
我们这里上庸金城新城三郡,每年都有往洛阳调集粮秣的任务。
这些日子洛阳那边有战争,城西函谷关驻扎着六七万军队,洛阳城里,也有十几万人马,这么多人马在这里驻扎着,粮秣消耗很大。
附近各州郡都要向那里供应粮秣。
我们新城郡这几天有几十辆马车的粮秣要运往洛阳,您呢,为了安全起见,是否可以装扮成我们新城的一员将领,跟随运送粮秣的队伍去洛阳?
这样做,安全多了。你看看,是否可行?”
张猛思索一下,还没有回答,申耽就补充道:“上将军不要担心身份的问题,腰牌证明我们随时可以跟您办理。另外,如果您担心安全问题,我申耽这次亲自带队押送粮秣,给您做护卫。您看可以吗?”
张猛听了,轻笑几声,说:“担心到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洛阳那里我很熟悉。嗯,既然这样,申太守也要亲赴洛阳,那我们就定了——明天就到新城去,等着你们把粮秣装备好了,我们就出发去洛阳!”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然后,各人回去住宿睡觉。
第二天,张猛辞别上庸太守孟达,带着马谡麻三儿他们一行,跟着申耽太守来到新城郡。等着新城这里的粮秣装备好了,张猛一行换上魏兵衣服,骑着战马,押送着粮秣往洛阳而来。
这一带山路崎岖,又是坐船又是渡河的,行路十分艰难,好不容易过了襄阳宛城,一路往洛阳进发的时候,道路才通畅一些。
新城郡的粮秣到了洛阳城外,守关的魏兵验证了押送人员的证件,开关放行的时候,有两个军官对张猛产生了怀疑,瞪着两眼盯着张猛,几次想拦下来盘查,却又是胆怯。
新城太守申耽在旁边见了,急忙过来搭讪说话。
这两个魏兵军官都与申耽相熟,说起话来,其中一个军官指着张猛的后影说:“申太守,你这位押送粮秣的军人好眼熟,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这一双眼睛长得好像锥子一般刺人。”
另一个军官懂得一些相面知识,跟上话道:“申太守,你这个军官,其貌不凡,骨骼魁伟,有龙骧虎步之姿,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你可要好好爱护,将来必有回报!”
申耽也是会说话的人,听了这两个军官说话,分辨道:“两位军爷常年住在长安,见多识广,看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些模糊记忆。
我这位下属,能干会办事,在新城郡服役四五年了,到了今天,我几乎是里什么事情也离不开他了。
这不是,这次往这里发送粮秣,就把他安排上了。一路上幸亏他照应安排,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至于面相吗?我从来是这样想的——六根不全的人,很难有大出息!
就说这位我的属下军官吧,全身三百六十根骨头,谁敢保证每根都是贵重的?只要有一根贱骨头,就会改变他的一生。
您二位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第四百三十五章怕什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