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负责做刷子柄、晾衣架、香皂盒之类的竹制手工品。
所有需要木头的,沈梨都用了竹子代替,她们这里竹子多还不要钱,随便怎么糟蹋都行,但木材就比较贵了,到时候成本太高,卖不出去也是白瞎。
她的目标群体是平民百姓,这些人只要不是太困苦,大概率都舍得花两三文钱提高一下生活质量。
沈梨把自己找人做的刷柄、皂盒、晾衣架等拿出来给那些会木工的人,那些人便大致知道该怎么做了,再经过沈梨一番教学,很快也学明白了。
而牙刷和鞋刷需要用到猪鬃,猪鬃是猪颈部和背脊部生长的刚毛,刚韧富有弹性,不易变形,耐潮湿,不受冷热影响,在现代可是工业和军需用刷的主原料。而猪鬃在这里也是不值钱的废品,沈梨只花了几文钱就从屠户那里收集了大一筐。
大家围着沈梨看她怎么处理猪鬃、怎么处理棉纱、怎么做出柔软的木浆纸……
这些东西真的不难,但做好却需要制作者的心细手巧。
沈梨这一下午都在给大家分工教学,比如制作牙刷就分了四个工种,形成一条流水线,每个人做好分内的事,按件计数拿钱就行。
流水线后面的人在制作的同时,也会把不合格的产品筛出来,让前面的人拿回去返工,否则不能计件。
因为人太多,有些力气比较好的人也去做竹工活了,先拿着竹子跟着会的人练习。
第一天大家都手忙脚乱的,沈梨也不指望他们能一下就做得很好,还分了一些原材料,让她们回去多加练习。
第181章 流水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