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派个小虾米来恶心朕![2/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他深怕皇帝心血来潮遍布全国。
      “此事交由你去督办。”
      “陛下,是否需要大臣们商议一番?”
      “不必?此事交由你去督办,半个月之内给朕将督察司组建起来。”
      这是要从京卫军里调人无疑了。
      “那敢问?现在的捕快们,如何处理?”
      “督察司自己去考核?合格的招募进来?不合格的一律裁汰。”
      “是!”
      孙承宗一路出了乾清宫?半个月之后就要出来,也就是说,明天他就必须将整个规划给皇帝。
      孙老爷子思忖着,编制的确会增加,开销会增大,不过经皇帝这么一处理,似乎也的确更好一些,北京城的确该好好整顿整顿了。
      孙承宗刚回了枢密院,便将此事与李邦华说了。
      李邦华苦笑道:“看来毕竟是知道乾元堂用假银票一事了。”
      “假银票?”
      “孙大人还不知道么?现在假银票一事已经在大街小巷传了,听说人已经被顺天府衙们提走。”
      “真就对了,难怪陛下突然要设置一支独立的督察司出来。”
      “孙大人,您看,这是陛下最近写的一本书《反脆弱》,陛下写的都是大白话。”
      “陛下又在写书了。”孙承宗接过来一看,不知道为什么,这位陛下从去年开始,就喜欢写一些书。
      这让朝中许多人都很恐惧。
      为什么?
      因为皇帝所写的诸多书籍,都和儒家圣典完全没有半毛钱关系。
      要知道,当今皇帝在登基的前两年,是一位标准的儒学信徒。
      每日起早贪黑去聆听大儒们讲道。
      而自从前年皇太极破关后,皇帝就在也没有那样做过。
      孙承宗翻了几页,他看到第一页写的一句话:组织的人数越多,管控成本越高,信息传递越复杂,越容易出现信息混乱。所以,单纯的增加人数,反而会使组织变得更加脆弱。强有力的标准化和监察,才会尽量让混乱变得有序,减少系统风险,这是对抗脆弱的坚实手段。
      孙承宗不由得叹了口气,果然都是大白话,而且还有诸多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词语。
      不过巧妙的事,孙承宗都知道那些词语是什么意思。
      李邦华道:“虽然说得很简单,可是下官倒是觉得,陛下这些话说得很深刻。”
      “看来咱们这位陛下,心中有革新之大志。”
      再增加督察司,朝廷的编制自然会增加。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人数膨胀了,沟通效率下降,为了维持组织正常高效运转,就必须标准化。
      所以督察司才考虑先放在枢密院,由京卫军调派人手过来。
      军队的标准化是最彻底的,每一个站姿,每一个动作,都是一模一样的。
      到了晚上,骆养性快步进了宫。
      一张纸放在了崇祯的桌案上。
      李德诚和刘广志都已经审理完了,是锦衣卫审的,审完后,就扔到顺天府衙门定罪了。
      而他两人都供出了一个官员。
      谁?
      户部照磨张奎安。
      照磨是什么?
      其实就是户部的协助衙门,专门管卷宗、文案的,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崇祯抿了抿嘴,道:“人已经死了?”
      “陛下恕罪,臣等前去张府的时候,张奎安已经自缢身亡。”
      有意思啊!
      派个小虾米来恶心朕!

第160章派个小虾米来恶心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