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8章贷款买田[1/2页]

我在大明割韭菜 唐晓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化淳也不知道皇帝为什么制作于银票,他不敢问,也不多问,只是道:“遵命。”
      其他大臣心中也是七上八下,这玩意儿真的能行?
      推银票目的到底为何?
      现在不是玩银票的时候吧,现在应该是讨论打仗和整治贪官的时候吧?
      陛下,您这一处是闹哪样啊?
      其实大明朝也有赚钱铸钱的衙门,在大臣们看来,这的确是多余的。
      银票是很方便,但推行难度的确大。
      而崇祯的想法是,推行难度再大,也要先尝试。
      以后进入商业时代,用碎银子去买东西?
      怎么买?
      碎银子是多少钱?
      商业不仅仅需要技术,商业需要许多底层基础。
      而且银行票号推起来了,以后就可以定向扶持商人了,给民间放贷,调控经济。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崇祯道:“若是诸位没有异议,咱先就这么定了。”
      “皇家票号的事,就先交给毕爱卿来打理,方正化这边先准备5万两银票,根据到时候的实际情况来。”
      “是!”
      “另外,顺天府有一些农民买不起田,让他们来找银行借钱去买田。”
      毕自严道:“你下,农民现在是先种田,每年有余粮分期交给朝廷,没有农民需要买田。”
      “没有农民需要买田,不代表没有地主不需要卖田。”
      众人却是疑惑了起来。
      崇祯心下了然。
      去年下半年,张晨颁布了一项新税政,20亩以上者,每亩交税2石的税。
      这是什么概念?
      算一笔账就知道了。
      根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大明朝北方的一亩田产量可以达到3石。
      例如某地主赵老爷有1000亩田,以前他怎么操作呢?
      以前他可以回用钱买个功名,然后有了功名就可以少交一部分税。
      再然后就在衙门那里给点钱,让衙门少报他的田,交的税进一步减少。
      不过以前如果不这么玩,正常交税,应该交多少呢?
      每亩0.034石,1000亩也就交34石,4080斤。
      但现在在新政下面呢?
      排出中间的非法手段。
      按照政策来交,2000石?24万斤。
      他一亩田一年产值才3石?交税就要交2石,还不能给佃户涨租?这田吞在手里不就是赔钱货么?
      所以?接下来地主老爷们的行为将会往买田的方向走下去。
      不过前提是新政策能够执行下去。
      按照明末的剧本来看,肯定是执行不下去的。
      就说南方的秋税?最后朝廷收了270万两上来,比以往更差。
      当然?这不是政策的问题?这是行政和司法的问题。
      崇祯又道:“地主会卖田的,一年每亩2石,谁愿意把田放在手里?”
      众人这才想起来。
      毕自严道:“陛下,臣……”
      “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想说?朕的这个新政,到时候恐怕没人会遵守。”
      “臣不敢!”
      “你们不必拘谨,都是朕的股肱大臣,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朕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
      “这执行的事?朕从来不担心。”
   &nb

第148章贷款买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