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宁伏地垄沟 不做车花子[2/2页]

石头村的齐天大圣 语滔天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活,好好的工作,在哪里都会受人欢迎。这几年城市建设正需要工人,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将来咱们挣了钱也在这儿买房子!”
      土猴儿一边像精神病人一样幻想着美好未来,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导东海:“听我的话!为咱们的理想和房子奋斗!”
      东海对土猴儿的话有些认可,可两个人马上便意识到了现实的严峻,东海调侃道:“嗯,咱们先找个住处再说。”
      土猴儿也不由地回到现实当中,不觉哑然失笑,也许自己太过理想了,但他见海东的思想扭转过来,很是欣慰。他知道,东海一定是被他自己的观念误导了,才有这样的想法。
      眼下他们需要住宿,可是,像这样两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有谁肯收留?忽然,土猴儿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收购废品的小院子:“咱们去问问,看看能不能住上一晚上。”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收废品的老大爷竟然很爽快的答应了,条件是明天一早帮他装车。
      两人自然愿意。
      老大爷是个热心肠的人,晚上还煮了面条给他们吃,虽然卫生条件极差,可对于饿极了的人根本不会计较。
      睡觉时,老人让土猴儿和东海睡到自己的床上,自己则用装废品的塑料袋垫起来睡在了地上,土猴儿看着实在过意不去,就和东海到院子里的放废品的棚里睡觉,老人拗不过两人,就这样了。
      睡到半夜,土猴儿迷迷糊糊地被人推醒!
      “土猴儿!土猴儿!快醒醒!赶紧走!我闯祸了!”
      土猴儿睡眼惺忪地睁开眼,被眼前东海的样子吓了一跳,只见东海面色慌张衣衫不整,而且语无伦次,连话都讲不清楚,便赶忙问道:“怎么啦?闯什么祸了?去哪儿?!”
      “我把馒头铺的玻璃砸了,他们追来了!”
      “啊?!你看你!净惹事儿!”土猴儿顿时清醒了,赶紧一骨碌身坐了起来:“几个人?!来了?!你先躲一躲,我去看一下。”
      原来,东海心里实在无法忍受馒头铺老板对自己的欺辱,就半夜起来去砸馒头店的玻璃了!
      土猴儿起来后蹑手蹑脚地顺着墙根儿从院子里出来,外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没有人声,便朝着马路方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一直到了马路边上,也没看到有人追过来,昏暗的灯光下,有几个过往的行人,不像是追东海。
      土猴儿返了回来,刚到门口,东海也猫着腰出来了。
      “东海,没人过来呀?”
      东海停下脚步,向马路方向望了望:“没人来?哎呀!吓死我了!可能是刚才太害怕了,看错了,但是就觉得我扔完石头的时候,有人在后面追了过来,我就赶紧跑了。”
      “可能是你太紧张,看错了,回吧。”土猴儿说完关上了大门,返了回来。
      “哼!追来了也不怕!我也认识不少人,今天他打我,明天我找人就收拾他!”东海见没什么事情,便又开始牛气起来。
      “哎!东海,你听!有人追来了!”土猴儿突然表情紧张起来。
      “啊?!在哪?你快去把门锁上!我藏床下!”东海顿时惊慌失措地要往棚里钻!
      土猴儿顿时被他逗的哈哈大笑:“真是个胆小鬼!就知道吹牛,和小时候一样,没人来,放心吧。”
      东海有些不好意思……
      虚惊一场,回到棚里,东海自然又被土猴儿教训一顿。
      次日一早,两人帮老人装好车后,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人来人往的马路上,土猴儿和东海依然漫无目的地走着,那个时候,城市里的汽车很少,大多步行赶路。
      忽然,东海站住了,兴奋地对土猴儿说:“我想起来了,我朋友李华在运输公司上班,上次见我时他还说车队要跟车的,咱们去找他吧。”
      土猴儿自知没有别的出路,只好说:“好吧,在哪?远不远?”
      东海指了指前边,说:“就在前边,不远。”
      两人加快脚步顺着东海指点的地方走去。
      4
      刚到运输公司门口,正好看见一辆汽车从院子里向外面开来,李华就坐在车上。
      “李华,我是东海,你干啥去?”东海激动万分地迎上去打招呼。
      叫李华的人从汽车窗户上探出头来,也热情的招呼东海:“海子,你咋来了?”
      东海一下子跳上汽车的踏板,搬着玻璃窗,和李华说话。
      “下去!下去!没看见车还走着吗?!多危险!”开车的司机厉声呵斥道。汽车也停了下来:“这是谁呀?!”
      “这是我的好朋友海子,张师傅,你等一等。”李华跳下了车。
      东海对李华讲了最近的变故,最后说他想跟车,对方听后皱了皱眉头说道:“前段时间车队缺人,但是最近来了不少人,现在不需要了,要不你再去别处问问?”东海大失所望,正要走,李华看着他失望的样子赶忙又说:“不过现在又新买了几台新车,你等等,我问问张师傅。”
      李华来到车前:“张师傅,我的两个朋友想跟车,最近有没有要跟车的?”
      “没人要跟车的,倒是锅炉房缺烧锅炉的。”张师傅漫不经心地说道。
      “我只想跟车,不想干别的,那就算了。”东海说完就要离开。土猴见状赶紧拦住他,上前对李华说:“烧锅炉也行啊,现在就要人吗?”
      “现在就可以上班,正需要工人。”张师傅在车里说:“到办公室找赵科长。”
      东海疑惑地看着土猴儿,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那我带你们去吧。”李华看着东海的朋友一副不罢休的样子,不好推辞,只好带他们去见赵科长。
      东海莫名其妙的被土猴儿拉着一起去了办公室。
      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打着呼噜,面容憔悴不堪。李华走上前,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个本夹,“啪”的一声敲在了办公桌上,椅子上的男人“呼”的坐起来了,定了定神,见是李华,便说道:“兔崽子!吓我一跳,我当是经理来了!”
      “赵哥,这是我朋友,你安排两台车,让他们跟车。”
      “哪有车,暂时不需要跟车的,等你大舅的车买回来再说吧,五六台解放呢。”赵科长说的李华的大舅便是运输公司的总经理。
      “我大舅要买车?我怎么没听说?什么时候接回来?”李华疑惑地问道。
      “应该五六天吧。”赵科长揉揉眼睛说:“昨天和总公司去谈了,喝了一夜酒。”
      李华双手按着办公桌,看着赵科长说:“赵哥,张师傅说锅炉房要人,你帮我把他们俩先安排到那儿吧。”
      “锅炉房要人?是吗?我还不知道呢?可以啊,我带你们去。”赵科长说完,站起来带着三个人从办公室出来,向西边的一个小煤山旁边的锅炉房走去。
      一个高大、宽敞的房子,足有两层楼高,地中央放着一个大水罐,水罐的下面有一个炉灶,正呼呼的往外冒着火。
      “于师傅,于师傅!”赵科长向锅炉房后面的一间小屋子喊道,这时从里屋走出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中等身材,便是于师傅:“是赵科长啊?锅炉房机器声音太大,没听见,这几天正试炉。”
      “给你带来两个助手。”
      “好的好的!太好了,正需要人手,昨天经理还说让我找人呢。”于师傅忙不迭地说道,一边从地上捡起一副手套,拿起铁锹掀开炉灶,向火炉里扔了几锹煤,关上炉门,转过身说道:“他们俩吗?”指着土猴儿两人问道。
      赵科长说:“是,那就让他们留下吧。”
      “那他们住哪儿?”李华问道。
      赵科长又问于师傅:“于师傅,他们俩住哪儿?”
      “就住到里屋吧,我回家住,吃饭也可以在这儿。”
      李华看了看赵科长说:“行,就这样吧。”
      “好的”赵科长叮嘱于师傅:“他们两个就交给你了,好好带着。”
      “没问题,赵科长,放心吧。”
      土猴儿和东海留下,李华和赵科长离开了,走了几步,李华又返回来,安顿东海:“你们俩先住到这儿,看看情况再说,我去拉煤,明天下午回来。”说完便走了。
      于师傅得知他们是总经理外甥的朋友,自然特别热情。
      东海悄悄对土猴儿说:“你看这车队多有钱,烧煤像不要钱似的,人们说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干,这里的司机工资都很高,我想学开车。”
      土猴儿点了点头。
      于师傅带着两个人熟悉场地之后,回到了他说的“里屋”。是锅炉房后面的一间小房子,平时闲置不用,屋子很小,靠北墙有一铺数尺见方的小炕,炕上有两卷行李,又黑又脏,上面还有煤灰。东边墙角有一个锅台,横七竖八的物品放在上面,地下有一些杂物。原本白色的墙壁也有些发黄,窗户玻璃上挂满了尘土,几乎不能看到外面,好像很久没有打扫了,一片狼藉。然而,这样的住处对于两个居无定所的人来说仍然求之不得。
      “夏天不用锅炉,很长时间没有人来,有些乱,昨天我才拾掇。”于师傅边规整东西边说。
      土猴儿和东海也一齐动手帮着收拾。
      中午,于师傅乐呵呵地从外面进来:“咱们做饭吃吧。”回身拿起一个小盆在水管上接了半盆水,两只手伸进去洗,顿时,盆里的水变成了黑色,洗手后马上又去拿挂面,挂面的包装纸上留下了几个黑色手印。转身又将一口小锅放到灶台上,舀了水,盖上锅盖,拿起一块湿布擦了擦锅盖上的灰尘,锅盖上顿时出现了一个不规则图形,尘土变成了泥痕,随着抹布的走向留在了锅盖上。
      几个人开始生火做饭。
      “于师傅,您在这里工作多长时间了?”土猴儿一边帮着做饭一边和于师傅聊天。
      “我是单位的正式工,以前在油库给汽车加油,现在退休了,没事儿干,领导就把我安排到锅炉房了,退休也需要挣钱呀。”
      “哦,那你怎么不回家吃饭呀?”
      “家里就我一个人,老伴早就去世了,孩子们也成家了,在哪吃也是吃,凑合着将就吧,正好你们来了,也能和我做个伴儿,以后咱们就三个人一起吃饭,钱也花的少。”
      于师傅很乐观,也很豁达,又特别健谈,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这时,锅里的水已经开了,于师傅一边将挂面放到锅里一边说:“我经常吃挂面,做的快,熟的也快,吃的也舒服。前几年没有挂面,都是吃莜面和荞面。”土猴儿想起了在家里吃野菜的情景……
      不一会儿,挂面熟了,于师傅从窗台上拿起碗筷,将挂面捞到碗里,有的挂面丝滑到了地上,每人一碗——开水煮挂面。各自找地方坐下:炕沿、小板凳、门槛上。土猴儿东海早已饿极,正要吃,忽然,于师傅说:“哎呀,我忘了,没盐了,我去买。”说完,放下筷子快步走了出去,不一会儿拿一小袋咸盐回来了,打开了,放在锅台上:“你们俩自己加吧,这种袋装盐不太咸。”
      这便是“午餐”——白水、挂面拌咸盐,而土猴儿和东海却吃的津津有味,也正是这一顿“美餐”,让他们铭记在心,甚至一辈子都不曾忘记。
      饭后,两个人饱饱地睡了一个午觉。下午,便跟着于师傅从“煤山”往锅炉房里推煤,足足推了二十多车。几个人累的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脸上、手上、衣服上,到处都是煤灰,像从煤窑里爬出来一样,不过一个下午过得特别充实,而且,还开心快乐。
      晚间,车队的车都回来了,二十几台,整整齐齐停到了院里,车队的保安队队长张栓威风十足地指挥着:“你来这儿!你去那儿!听指挥!别乱停!”张栓是山西人,副经理的兄弟,平时在车队里耀武扬威特别有派头,穿一身黄色保安服,总是对汽车司机们吆来喝去的,司机们也不敢得罪他,特别臣服。土猴儿和东海看着这个阵势心里羡慕不已,觉得自己能有一天这样的日子也满足了,可是,现在却与人家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李华却没有回来,听司机们说他的车坏到半道了,直到第三天中午,李华才搭车回来车队。一下车便急匆匆地找到东海:“我还要去送配件,马上就走,你们俩再等两天。”
      土猴儿问:“你怎么去送配件?”
      “车队派吉普车去送。”
      “那我们可以跟你走吗?我想去看看。”
      李华稍微迟疑了一下说:“倒是也行,走吧,顺便帮我拿东西。”
      东海听后兴奋极了:“那太好了。”

第八章 宁伏地垄沟 不做车花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