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开学了,开学这天,土猴儿兴高采烈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学校就在村子的中间,过了一条沟就到了。一路上,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兴奋不已,恨不得飞起来,马上就飞进教室。母亲把他送给老师,又交了学费后就回去了。
土猴儿走近破旧的教室,拿着老师发给他的新书,心情无比激动,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开始上学。
土猴儿每天早早地吃过饭,第一个来到学校,将自己书包里的书和作业本都摆到课桌上,把铅笔削的尖尖的,等待老师上课。上课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听讲,乐不可支地跟着老师念课文:aoeanenyin……大、小、多、少、日、月、水、火……下课后便和同学们开开心心地玩耍,学校当成了他的天堂。
晚上放学回家,依然余兴未尽,做完作业之后,便摆弄自己的书本:一会儿给妈妈看看语文书,一会让爸爸看看算术,他对书本和书本里的内容充满了无限好奇和热爱,总是百看不厌,像一只快乐的小蜜蜂飞舞在自己的天地中。
他的理解能力极强,又特别钻研,尤其酷爱语文,每一篇课文都会认真学习,每一个生字都会写上几百次,直到熟记于心。
考生字时,他总是会考满分,以至于这样的成绩成了自己的专属,即使偶尔有一点失误,也极不甘心:有一次考试时他将“轻”字的部首“工”写成了“土”,竟偷偷地用橡皮改了回去,然后,去找老师辩解,自然被指出了作弊之处。
尽管他的行为有些幼稚,但却体现了追求完美和上进的精神,他不愿意自己出现错误,这是那个年代少有的现象。老师们看着这个连鼻涕都擦不干净的孩子,竟然隐藏着这样的天赋,都大为惊异,当然也替他高兴。
他的班主任候老师更是格外偏袒这个“神童”,对于他的提问总是有问必答,不厌其烦。老师留下的作业他也能够认真完成,背课文、写生字、做算术题,极有耐心,只是记性稍差,背诵时:拿着书,一边踱步,一边背诵,一篇课文要背很多次,以至于被旁边的母亲都记住了,自己还是背不下来,遇到卡壳时竟不免被母亲提醒,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有时候,小伙伴们来找他玩,总是遭到拒绝,他要将时间用来学习,而不是玩耍。有一个叫王柱的同班同学,曾数次用“藏书”的方法“逼其就范”,却也未能凑效。
石头村的苏义老师回忆说:当年,学校里只有两个学生有这样的天赋,一个是土猴儿,另一个是穆芳。
穆芳也一样天资聪颖,悟性极强,无师自通。自入学到初中,一路拾级而上,甚至跳班越级,博得老师欣赏同学羡慕,只是中途无故辍学,令人颇感惋惜。而大多数学生并无如此禀赋,对于上学自是如坠五里云雾,茫无头绪,避而远之。
逃学、旷课、荒废学业更是屡见不鲜,惹的老师天天打他们手板。那个年代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大多这样,也无法让大家醒悟。
土猴儿对于学习的热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心里总是惦记着,真是做到了口不文,手不离书。有一次,他睡到半夜醒来,忽然想起白天
第四章 神童现天资 智者出寒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