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种骗小孩子的话鬼才信,上一世他就想搞明白,还直接问过妈妈,妈妈回答的很干脆,你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今天趁着姥爷不在家,王笑天就又缠住了姥姥,他的理由冠冕堂皇,他跟姥姥说:“姥姥,那天姥爷说‘那一套行不通了之类的话是什么意思呀?”
这几天张彩琴也在心里一直琢磨姥爷这番话是个啥意思,她觉得是不是他爸爸有什么对不住姥爷的地方,这几天心里别扭的厉害,很担心由于这个影响到她和王笑天的关系。
可是她自己开口向姥姥打听显然不合适,这时王笑天跟姥姥开了口,张彩琴连忙乖巧地挨着姥姥坐在炕上,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姥姥,露出关心问询的神色。
姥姥放下手里的针线,思忖了一下说道:“你们都大了,有些事也该和你们说说了。
尤其彩彩现在进了这个门儿,别在心里堵上什么疙瘩,那我就给你们说说姥爷的事吧。”
随着谈爱竹的讲述,一段有关姥爷孔庆祺那些年的那些事儿,展现在王笑天和张彩琴眼前,听起来颇有些传奇的色彩。
姥爷孔庆祺生于1919年三月初六,是山西省潞安府长治县人,在家里行二,有兄弟姐妹六人。
他九岁起跟着自己的舅舅学习镶牙手艺,十五岁出徒,十九岁就开始带徒弟了。
孔庆祺没有文化,但是心灵手巧爱钻研,二十岁上就去了太原城自己单干。
他的手艺好、人勤快、性情豪爽爱交朋友,一年之后租了个门脸儿房挂牌开起了镶牙所,生意很红火。
孔庆祺的脑子灵活,看到照相馆买卖不错,就想把照相的手艺也学会了,因为他的门脸儿房地方大,可以隔出一块来,镶牙、照相一块儿干。
学照相就得找会的人学艺,在孔庆祺结交的朋友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人,大名在这里就略过不提了,我们称他为赵先生吧。
赵先生三十来岁,自己经营着一家照相馆,与孔庆祺算是长治老乡,两个人私交很好。
孔庆祺跟赵先生提出来想跟他学照相,赵先生很爽快的答应了,这样两个人的关系更近了一步,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赵先生没有家眷,只有个年龄与孔庆祺相仿的小徒弟帮着在店里照应,孔庆祺有空就往他店里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把照相也学会了。
他把租的门脸儿房改造了一番,照相馆、镶牙馆就一块儿干上了。
因为镶牙的手艺好,当时侵占太原城的RB鬼子的一个翻译官找孔庆祺看过牙,镶的牙让他很满意,一来二往总往镶牙馆跑,孔庆祺哪敢得罪他,表面上跟着个翻译官也处成了朋友。
有一天这个翻译官带来了个四十来岁的老鬼子,让孔庆祺给这个鬼子弄弄牙。
孔庆祺小老百姓一个,招惹不起这些畜生,没办法就给鬼子把牙镶了。
要说孔庆祺的技术是真的精湛,老鬼子戴上假牙适应了几天后大为高兴,这手艺可比他们那破岛国的什么大医院高多了。
于是老鬼子就让翻译官来请孔庆祺,说要设宴招待他表示感谢。
这种宴请不是啥好事,孔庆祺从心里对小鬼子也很厌恶反感,但孔庆祺不能不去,那样会招来麻烦,所以他只得硬着头皮去赴宴。
果然,宴席一开始就来事儿了。
那老鬼子是个什么队长,有好几个鬼子在作陪,还有几个伪军的大小队长也在坐。
这种场合孔庆祺不敢往下坐,想站着打个招呼就走,这下把老鬼子队长给惹恼了。
第66章 那些年那些事儿(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