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不复“案牍之劳形”的日子,和阿苏、元芳及如燕三人到了江州。
浔阳江畔,狄公戴个斗笠,身披蓑衣,在舟头垂钓。
如燕在忙着烹茶,阿苏晃悠悠的,看着他道:“阿耶可真是上得庙堂,下得渔浦,穿上袍服就是宰辅阁老,穿戴上这斗笠蓑衣,真真是个钓叟了。”
狄公乐呵呵一笑,自嘲道:“若是真钓叟,也不至于几个时辰也没钓上一条鱼来。”
阿苏摸摸脸,如燕捧了煮好的茶过来。
狄公饮了一口,称这水好茶好,就是烹茶人的手艺不怎么样,如燕反说狄公不会钓鱼,可话音一落,鱼钩就动了。
几人合力,才把那条十多斤重的大鱼甩了上来。
得了条大鱼,四人喜形于色。可听得吵嚷声,转头望去,见远处的堤岸上,七.八个家丁围住了一个女子,那女子被迫跳下浔阳江。
狄公见状,忙让元芳把船划过去,把人救了上来。
询问得知,女子名为锦娘,追赶她的是平南侯府的家丁,但问起为何追她时,却不肯说了。
等船靠岸后,她连谢字也未说一个,就见鬼似的跑了。
进了县城,街市繁华,人往车喧。
阿苏三个拥着提鱼的狄公来到客栈,让小二把鱼做了,小二嘴巧道:“老人家调得这鱼这真够大的,得有十多斤,您是把鱼精钓上来吧。”
这话把人都逗笑了,小二提走鱼后,四人在面街的桌案坐下来。
狄公说起这平南侯薛青麟,是太宗朝勇将薛万彻之孙,世居江州。在黄国公府上为幕僚时,趁皇帝处置越王李贞谋反案时,揭发黄国公李霭与之有勾结,阴谋反叛。但黄国公李霭为人谦和有礼,谨言慎行,从不仗势欺人。可皇帝初登大宝,地位不稳,要杀鸡儆猴,也不及详查,就命内卫将一家人下狱,薛青麟就这样构造冤案,踩着李姓宗嗣的鲜血平步青云。
李元芳和如燕都对此表示气愤,阿苏心里反而淡淡的。权力争夺,盖都如此,多是抄家灭族,能善终者寥寥。
众人面上唏嘘。
说了这许多,小二把“鱼精”送了来。正要动筷时,看见了一个穿圆领锦袍的男子要在此住店,狄公立刻起身打招呼,这人正是钓鱼时问路的人。攀谈两句后,狄公就邀请对方同桌用膳。
阿苏是个贪吃鬼,拿着筷子夹鱼肉,偶尔抖抖耳朵,听狄公推理这人的身份。
从年齿、服色到气质和手部特征综合判断,推理出他是一名进士,所中在三十名之后,且是这五平县的下任县令。
那人自报姓名林永忠,听狄公如此说,立刻起身一拜,称之为神人也。
对此,阿苏表示,正常操作。
林县令要打听狄公的身份,被元芳让吃菜糊弄过去了,但低头一看,鱼腹上的肉,都被阿苏吃没了。
于是反了个面,林县令才要动筷,薛府的家丁过来,把如燕拨到一边,一把把桌掀翻了。
阿苏还要吃鱼,于是大怒,一脚就把那人踹到当街。
刁奴立刻起身,招呼家丁就要打上去,但立刻就被元芳、如燕和阿苏三个撂倒了。
这些刁奴也是欺软怕硬的主儿,见打不过立刻跪地求饶,磕头赔罪后,进店里把一片狼藉收拾了,然后为首的被元芳拽到县衙去了。
狄公他们随后也跟去,阿苏闷闷不乐,一路上都想着自己没吃完的鱼。
如燕哄她:“文舒,等大人办完正事后,我们再去吃好的。”
阿苏还是很乖巧的,见状点了点头,狠狠瞪了一眼那姓杜的刁奴。
到了县衙门口,就看见锦娘跪在地上哭她死去的父亲,她去击鼓伸冤,申辩了两句,就要被锁拿进衙。
狄公上前,先训斥了他们一通,阿苏拍手叫好:“大伯说得好,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胡饼。”
狄公等人都被逗得一笑,元芳无奈道:“你呀,整天哪里学来的胡话。”狄公却道:“元芳,这话虽俚俗,却很有道理啊。”
随后,林永忠表明了身份,给县丞衙役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狄公巧定计策,禁闭县衙大门,让愤怒之下的薛青麟强闯县衙,顶了个攻击衙门,造反作乱的大逆之罪。
薛青麟怂了,立刻知错能改,林永忠本还想继续追究,狄公拦住了他,谈好还锦娘自由之身、处死管家杜二为锦娘之父抵命的条件后,把人放走了。
轰走薛青麟后,林永忠道谢之后,又是诧异,为何要放他一马了。
元芳为他解惑:“林县令,你是正七品县令,要参奏一个四品侯,奏折要先到州刺史手中,再层层上递至中书门下,要好两个月的时间,而薛青麟不同,他的奏折可以直达天听,因此他可以抢先下手,将此事轻描淡写,天子也只是下旨申饬,让他下不为例。而等你的奏折上来,此事已经处理过,阁臣就不会再将此事奏报给皇帝,于是奏折留中,此事便不了了之。”
 
第 234 章 神探狄仁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