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劣根性[2/2页]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岭南仨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耶耶!要不我们一起走吧!”长子李崇义悲切的说道。
      站在城墙上的李孝恭,背对着儿子和一众部下:“没有人留下来防守长安,你们长不出河西,就会被髡贼大军追上,走吧!不要回头!这里已经不是我等的世界了。”
      “耶……呃……”李崇义两眼一黑。
      一个络腮胡大汉,直接打晕了李崇义,然后眼含泪水向李孝恭拱手说道:“家主!小人定誓死护送小王爷前往七河,家主保重。”
      “去吧!如果他刚回头,就给我将他绑到七河。”
      “遵命!”
      烈日炎炎之下,李孝恭的心却宛如寒冬腊月,他知道留下来防守长安,意味着什么。
      此时长安城中的普通人士兵,早已被驱逐离开了,城中的唐军,只剩下6000多名死士、族兵。
      李孝恭选择驱逐那些平民的青壮,原因自然是没有把握控制这些人,潼关城、巴郡、雁门关已全部被攻克,而且驻守其中的唐军,有三分之一出现了叛乱。
      这个数字让李孝恭的心彻底凉透了。
      现在留下那些平民士兵,反而会成为一个定时炸弹。
      好在李孝恭已经早有准备,就在陆军和空军攻占三个关塞之后,各地的唐军之中,那些豪强迅速占山为王,然后将之前管控的粮食和一切物资,不是拉到坞堡之中,就是放火烧掉。
      尽管空军和黑衣卫,迅速组织起来起义军,抢回了一部分物资,但百姓的粮食绝对支撑不了半个月。
      这是李孝恭的毒计之一。
      另外就是填埋了很多水井、将死掉的动物和人,全部扔入河流之中,同时放火烧山。
      一时间,关中平原、巴蜀、晋地哀鸿遍野。
      李唐只带走了不到230万人口,而三地留下来的百姓,大概还有600万左右。
      另外还有大量占山为王的豪强,不过这些看不清形式的豪强,终究只是少部分。
      有远见的豪强,已经将家族转移到西域、七河、河中。
      不到两天时间,白玉楼就带着两个兵团,兵临长安城下。
      而李孝恭这两天也不是干坐着,而是将长安城中十几万百姓全部驱逐出城,没有给这些百姓留下一点粮食,这就是统治者的劣根性。
      白玉楼看着长安周围三十多万难民,并没有竭斯底里的狂怒,因为他早已经预料到这一天。
      “这就是那些上等人的真面目,为了保住权力,他们可以做尽人世间的一切恶行。”
      他身后的士兵,都是学习过科道格物录、新思想的人,自然不会对这些封建余孽保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白玉楼挥挥手:“迅速组织人手,将这些民众安置好,通知空军,让他们调动所有的飞艇,向各个控制区投送粮食和药品。”
      “明白!”
      紧急调动的飞艇,一共到达23艘,其中鲲鹏1型15艘,鲲鹏2型8艘。
      这些飞艇都不需要考虑高空飞行,因为六月份的巴蜀、关中、晋陕虽然有降雨,但并没有江南那样密集。
      因此这些飞艇可以使用最大的运载量。
      包围了长安的白玉楼,迅速给了李孝恭当头一棒,不到一个小时就攻陷了长安城。
      只是这些死硬分子组成的唐军,隐藏在城市内部,显然是打算利用城市的建筑物,抵抗陆军的占领。
      面对这种情况,白玉楼迅速安排精锐科道武者带队的清扫队,逐条街道清理这些顽固分子。
      与此同时。
      经过几天狂奔,李崇义的5万大军终于抵达了玉门关。
      一路上,他们抢光了河西走廊的沿途城市,同时驱逐百姓到荒野,放火烧荒城市、农田、山林。
      不过他们的好日子又到头了。
      刚刚出玉门关,两艘飞艇就追到了他们上空。
      轰轰轰……
      数以百计的炸弹从天而降。
      两艘飞艇携带了160吨炸弹,这些恐怖的钢珠霰炸弹,将这5万唐军炸得人仰马翻。
      哪怕是有死士护卫,李崇义还是被炸得支离破碎。
      当投弹结束之后,只有不到一万唐军骑兵逃入了西域的沙海之中。
      空军并没有继续追杀,而是迅速空降了100名空降兵,然后组织了玉门关附近的百姓,前往玉门关外的轰炸区域,进行紧急的战场打扫。
      由于空军没有使用燃烧弹,因此很多马匹的尸体、粮食,还有可以使用。
      玉门关战场上,一共清理出6.7万匹死马伤马、1.3万匹活马、粮食2.1万吨,还有大量没有什么用途的金银珠宝。
      另外还有大量的驴子、山羊和黄牛,这些都是容易带走的东西。
      空军占领玉门关之后,意味着彻底封住河西走廊,李唐的残留势力插翅难飞了。
      而此时驻扎在伊吾郡的长孙无忌,收到李崇义大军被打残党消息之后,顿时脸色惊恐无比。
      他收拢了这些残兵败将之后,便迅速撤退到更西的高昌城,同时向李唐的的临时都城——安西城报信。

第六百一十四章 劣根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