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水浒》成书年代乱猜(八)[1/2页]

失落的小南洲界群 那天在旧屋烧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364年,此人自号“湖海散人”。
      “散人”看似“洒脱”,貌若行踪不定,从“言行动”来讲,首先当为一个“避”字。
      其次,萍踪不定,活动范围大吗?不大也!
      “窠”而“隐”也!
      “散人”又名无用之人,庄子以无用之散木怼散人为“几死之人”,散人真几死无用乎?
      包不同说:“非也!非也!”
      林散之书以“行草”,名其居“散木山房”,行“读书四时之乐”。民国十八年(1929)赴沪黄宾虹处,习书画,仅三十四岁,正值壮年。
      所谓“散人”,如自小经历朝代更替的刘秉忠隐于山中,被虚照禅师收为弟子,其号“藏春散人”。真“隐士”不仕出吗?只心不甘而志晦,作一时避退罢了。
      “散人”,客观上晦,“言行动”而“避隐”,如“活死人”不名。主观却因意散神收,越发专注“一件事”。
      所以金庸《神雕》剧情中描写的王重阳是“真散人”,反

《水浒》成书年代乱猜(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