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你穿越到七十年代的香港,想要快速暴富,有什么办法?
      这里的暴富不是赚个几百万或者几千万,而是以十亿为单位的那种,直接实现阶层的跃升,升入顶级富豪那一圈子。
      答案是有的,只要你能抓住香港的那几波楼市和股市动荡,就有机会实现这种阶层的跃升,李黄瓜不就是抓住机会,白菜价抄底买房产,才杀上亚洲首富的宝座嘛!
      曹诩文虽然不知道具体的那几波楼市和股市的动荡点,但是他知道在第一次谈判香港回归的时候有一波大震荡,那时候大英发挥了他的搅屎棍技能,故意在香港放出风声,制造混乱,以此在谈判中给大陆施压。
      那段时间香港的经济动荡,股市暴跌,楼市低迷。不少房主,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各种豪宅、大厦、地皮跳楼大甩卖,那是真正的跳楼价。
      如果能够在这时候抄底买进,那赚钱的速度真的比开着印钞机印钞票还快。
      但是如何能在中英谈判之前,积累足够的本钱?拿曹诩文最擅长的电影来说,直到明年陈龙的《师弟出马》票房才第一次突破一千万,香港这个地方实在太小了,人口限制了电影的票房上线。
      就算曹诩文一年制作出四部千万级别的电影,刨去成本、影院分成,最后到自己手里还不到两千万。想要在香港靠电影在短时间之内就积累足够的资本,实在是太难了。
      股市?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以曹诩文那点可怜的金融能力,只会是下海干活了。
      而好莱坞就不一样了,那面的人口基数足够大,而且又有成熟的电影院线体系。只要能够在中英谈判之前能够制作出两部大卖的电影,到时候分成收益加上版权抵押给银行贷款,差不多就能满足自己资金需求了。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在好莱坞制作出卖座的电影,前世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脑子里有许多经典的大卖电影,但是如何制作出来是一个大问题。
      好莱坞有成熟的电影制作体系,但这也更加的限制了新人导演想要凭借一部电影一飞冲天的可能。
      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公司都有严格的导演评分标准,除非有贵人推荐,不然新人导演只有去广告界积攒资历,或者去独立电影去厮混慢慢寻求机会。
      著名的华人导演李安,纽约大学硕士毕业,毕业作品获得了纽约大学沃瑟曼奖最佳导演奖及最佳影片奖。但没什么用,在好莱坞根本找不到机会。终极还是得回老家拍摄华语片,等到混出名堂了,才在好莱坞得独立执导的机会。
      所以曹诩文需要一部能够让他一鸣惊人的电影,以敲开好莱坞的大门。而拍电影不是你会导演、有资金、有剧本就能拍摄的。
      尤其是香港的的片场,曹诩文混在《天蚕变》的剧组就是为了熟悉香港的片场运转方式,多接触一些业内人员,好为之后自己拍电影打基础。
      最好是能在拍电影之前在丽视得到一次拍电视剧的机会练手,而想要得到丽视拍电视的机会,就必须得在丽视的几位大佬心中有足够的分量。
      一个当下火热的小说作家分量就够足,如果再在关键的时候帮丽视解决一个大麻烦。到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以小说作家的身份在丽视推进立项一部电视剧,顺便担纲一下导演。
      连载

第六章 计划开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