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太史慈胡乱猜测的一般,这事还真是苏阳故意设计的,而且是把曹军和孙军都算计了进去。
之前为了让刘备军顺利撤走,苏阳可是绞尽了脑汁想办法,可几乎都是必死的局面。
曹操大军压境,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而且骑兵的实力更是碾压刘备军。
再加上新野城中藏着大量的奸细,外加荆州士族的阻挠,他们想要顺利撤走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是当苏阳仔细分析清楚了全部局势,并且捋清了孙权军的防守布局后。
便想到了一招祸水东引的好办法,那就是让曹军的奸细们转移注意力,让他们去孙权的地盘作乱!
实话实说,虽然刘备是曹操的眼中钉,但是跟夺取天下比起来,还是击溃江东的孙权更有吸引力。
因此苏阳便在最后一次撤离计划开始前,将周瑜会率水军接应他们的消息,命人悄悄放了出去。
等城中的细作听到了风声,知道刘备要将新野的百姓,全部送给孙权后,便立刻将消息传递给了曹操。
在接到这一重要消息后,曹操便命令潜伏在新野的大将张辽,率领众人按兵不动,趁机打入孙权军的领地内部。
而且他还给荆州士族发了消息,让他们不要阻拦刘备的撤离,一定要让对方顺利抵达长江。
按照曹操的计划,他可以故意放慢追赶速度,让刘备顺利抵达长江岸边。
依照对方仁德的性格,必定会选择让百姓先渡江。
这样一来周瑜就能把百姓,以及自己安排的奸细都送往江东了。
等百姓差不多都上船了,他再命“虎豹骑”去截杀刘备,来个一箭双雕!
到时候刘备也杀了,自家的奸细也安排到江东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唾手可得。
可惜他想的挺好,唯独没有料到苏阳会那么难缠,利用天时地利打乱他的布局。
让他再想通知张辽动手都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顺利撤走。
唯一能让曹操感到欣慰的,就是张辽率领的奸细部队没有彻底暴露,只暴露了一小部分人。
剩下的全都顺利混入了孙权的领地,不然这次交手就真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只不过没有暴露是曹操自己以为的,张辽就在新野城中这一重要情报。
苏阳其实在前几次复活时就知道了,甚至还跟对方交过手。
要说张辽的武艺确实不俗,虽然达不到他的层次,但最起码能跟他打上几十个回合才落败。
因此由张辽率领的奸细队伍,一旦潜入孙权军的领地,必定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麻烦。
正因为他抛出了一个可口的鱼儿,这才为刘备军的撤离,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苏阳的各种布置,也没有被大量的奸细破坏,不然整个撤退计划就难上加难了,成功的概率极低。
这一波操作就是卖队友换命,并且为接下来的谋划做准备。
按照苏阳的分析,曹军的奸细必定会选择在海昏港动手,因为他们的人手不够多。
周瑜在接收难民后,必定会分批次送往各个主要城市,比如豫章城、柴桑城。
真要进了这些大城,那这些奸细的作用就很有限了,最多也就是刺探下情报而已。
可海昏港受地理位置影响,没有办法建为坚固的大城,只是位于江岸的一座大寨。
如果张辽布置的足够恰当,那就有很大的几率夺港,为曹军抢下一座登陆长江南岸的港口。
而一旦让曹军拥有了港口,那这场仗就会从水战,逐渐演变成陆战。
因为从海昏港出发的话,向东可以先攻击豫章城。
然后继续走陆路攻击刘备军的夏口城,破城之后还可以攻击柴桑城,完全就是平推下去的节奏。
面对这种诱惑,张辽必定会拼尽全力,曹操也会想尽办法支援他,这一波孙权绝对守不住。
而苏阳要的就是对方守不住海昏港,真想让对方守住的话,他早就将张辽的消息告诉周瑜了。
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想要顺利火烧赤壁,那就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卖队友也没办法。
........
十一月初,扮成难民的大将张辽突然发难,带领上千曹军细作,从内部破坏了大营围栏。
让趁夜袭击海昏港的山越人,从破开的缺口顺利杀入了港内,与守将太史慈展开了激战。
孙权军虽奋力抵挡,但未料到曹军奸细在晚饭中下了毒,令守军战斗力大降兵败如山倒。
太
第158章 队友就是用来卖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