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只不过当他看完刘备送来的信之后,便立刻将这种看似稳妥的方法舍弃了。
虽然信的内容很多,但说的却井井有条,让黄祖越看越心惊。
这是一封战争走势推演信,说的是曹操率军南下后,荆州会发生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立刘琮为继承人,荆州士族和百姓上下一心抗曹,但还要抵御孙权的进攻。
腹背受敌之下,很难击败大势已成的曹操,双方在实力上差距太大。
第二种就是荆州士族不会与曹操为敌,只要曹军抵达荆州,便会立刻开城门投降。
主公刘表立二公子刘琮为继承人,反而会招来杀身之祸,很大概率被荆州士族害死。
因为对于荆州士族们来说,这是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没必要浪费自己的钱财和人力。
只要刘表一死,那么刘琮就会成为新的荆州之主,开城门投降无非就是一句话罢了。
可事情要真是这样发展,那曹操入主荆州之后,必定会将刘表的两个儿子都干掉。
因为曹操对待袁绍的儿子就是如此,用计将两人都给解决了,彻底将袁家连根拔起。
而且在解决了所有隐患之后,便会与孙权决战长江,很大概率一战平定天下。
如果黄祖肯带兵投降的话,那一定能捞到个好职位,甚至成为曹操对战孙权的主力。
说句实在话,在看完前两种推演后,黄祖其实并没有太当回事。
这种大局推演有点见识的都会懂,并不算什么高深的见解,黄祖甚至还能推演的更详细。
只不过当他看完第三种推演后,整个人便瞬间呆住了,因为这种情况他想都没敢想过。
“第三种推演:大将黄祖近日被孙军击杀,大公子刘琦接任江夏太守职位,统领三军!”
按照信上的说法,黄祖杀死了孙坚,与孙家乃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因此双方绝无联手的可能。
只不过等黄祖被对方杀死后,这仇明面上就相当于报了。
大公子刘琦接任江夏太守后,便可以派出使者尝试与孙权联盟。
在曹操即将率军南下的情况下,唇亡齿寒的道理孙权肯定明白,很大概率会同意结盟。
如此一来便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刘琦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另一个就是找到了援军,并且让荆州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对抗曹操。
等双方结为同盟之后,荆州士族如果配合刘表抗曹,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场面。
如果这些人不配合,暗中投靠曹操并害死了刘表,那大公子刘琦手中也有反击的力量。
毕竟江夏郡属于重要防区,几万常年作战的精锐兵马不是摆着。
而且一旦曹军南下,刘备自己也无法在新野城抵挡曹贼。
必然是率领众人撤退,并投靠手握重兵的大公子刘琦,联合孙权军在长江与曹军决战。
到了那个时候,刘琦内有了关张赵等猛将,甚至还能借助刘备仁德的名声聚拢百姓。
外有孙权、周瑜等人的支援,未必就真的会输给曹操,光复汉室振兴刘家还是有希望的。
如果是其他人看完这第三种推演,说不定想都不想就把信给烧了,还要骂刘备痴心妄想。
可黄祖却没办法这样做,因为刘表对他实在是太好了,知遇之恩以死相报都不为过。
而且他的年纪也不小了,久经沙场的他对于生死已经看淡了。
最担心的就是刘表的基业,是否有人能继承发展下去,千万不能被别人给抢走了。
如果自己的死真能让大公子刘琦活下来,甚至还能给主公留下一条延续血脉的后路。
那他真的会毫不犹豫的去送死,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刘备,这人真的会辅佐大公子吗?
第138章 第三种战役推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