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老安王也在下第一场雪后不久,来村子里待了几天,又匆匆走了。
      夏老先生都是在陆家吃饭的,村头到陆家又不远,也走不了多少路,还能和老大夫做个伴。
      给孩子们放了授衣假,老大夫和老先生没事就喝喝茶,下下棋,谈古论今,好不自在。
      两人喝的茶都是陆宝珠空间里的茶,碧螺春,龙井,大红袍,毛尖,正山小种,普洱茶,每一样都是好茶,她给两人每一种都送了两罐,让他们去品茶赏茶,反正家里人也不懂这些,喝茶也是喝个味道罢了。
      小胖子周天宝在镇上的学堂也放假了,就让他爷爷周里正把他送到陆家来玩。
      虽然放假了,但陆宝珠兄妹还是每天去找老大夫上课,听老大夫讲一些草药的用法和功效。
      周天宝也跟在后面听着,不过小胖子好像对这些兴趣不大。
      倒是每天去夜校积极的很,夜校下午都有人轮流去烧火,教室里非常暖和。
      分为男人一个教室,妇人一个教室,都由村里的孩子轮流教学,这个任务孩子们完全能胜任。
      刚开始,也就是每天学习两个字,两个数字,孩子们的沙盘也排上了用场。
      学完字,就是讲故事,一个故事分别讲十天,由村里胆子大的孩子上去讲。
      这也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有不少小子都勇跃参加,气氛非常热烈。
      大人们也听到兴致勃勃,欲罢不能,都说这夜校办的真是太好了!
      李木匠的大桥也快完工了,是在村西头马棚下面做的。
      把所有的檩木都按照大桥设计图上面的尺寸量好,卯榫的地方都开槽凿好,先比划着把大桥的形状对接出来看了看效果,并不卯榫,等各处都满意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天最冷的时候,等河面的冰冻得非常厚,非常结实了,才由全村的壮年汉子们用粗粗的麻绳把檩木全部抬到计划好要架桥的地方。
      汉子们先把四根立柱合力竖在了早就挖好的深坑里,柱子四周填了大大小小的石头,用大杵砸实砸紧,又浇灌了生石灰和糯米熬成的糊糊加固。
      怕天气太冷,温度低不好凝固,村民们还在周围燃了火堆。
      等地基里面的东西凝固后,又合力把上下双层的横木吊了起来,由李木匠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有几个学徒在身上挂着保险绳索,把横木都卯榫好,又把斜木和竖木都一一卯榫起来,还在两边的河岸上也固定了几根斜木加固在。
      然后,又在铆接出灌入一种胶水,听说是一种动物的皮熬出来的,古代的木匠就用这个。
      人多力量大,一人抱的檩木全部被抬吊起来,对接卯榫安装加固好,又在上面铺了桥面。
      桥面也是用一人合抱的檩木刨了平面,挨着铺上去,一座十米多长,宽三米多的实木大桥就架了起来。
      早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就在木头上刷了两层桐油防蛀,陆宝珠为了保险,让老大夫配了一种防虫防腐的药粉,用水化开先涂了一遍,才刷了桐油,算是加了双保险。
      这座大桥可是花费了不少人力财力才架起来的,怎么着也要走上几十上百年的才划算。
      整座大桥的檩木购买下来将近花了四百多两银子,这要搁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的村民们都轻松的凑够了钱,架起了这一座壮观的大桥。
      老大夫和老先生亲眼见证了大桥的架设,心中感触颇深,为新庙村人的团结和齐心感叹,也为整个村子的凝聚力感到欣慰,这样的一村人,才能走更远的路,才能更快的发展壮大起来。
      互通两岸的大桥架好了,村里老少都相携前来观看,在上面来回的走动,感受着大桥的坚固和结实。
      村长还让李风把牛车套了,然后拉了十几个壮汉从桥上走过,大桥纹丝不动,如履平地。
      大家都非常兴奋,为全村人的努力而激动,大桥架设成功,就意味着离美好的设想又近了一步。

第237 章 美好的设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