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1章 宰相识人之明[2/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道长,我们道家的养生术,不知道你们佛家用不用?你想学?附耳过来……”
      法不传六耳,唐?传授的究竟是禁欲还是什么秘术,就只有七郎知道。
      当然,七郎作为当朝宰相,也不能只盯着萧凌的位子。
      宰相兼吏部尚书最重要的责任,是为朝廷发掘人才,令野无遗贤。
      另一时空,唐玄宗时有个宰相李林甫主持科举,因为担心有才能的人指出他的过失,在一次大规模的科举考试中一个也不取中。
      唐玄宗问其原因,他说“野无遗贤”,这些人都算不上人才。
      而实际上,后世鼎鼎大名的诗圣杜甫,就参加了那一次科举。
      杜甫:……当时我的内心充满愤恨和绝望,李林甫说我不算人才。
      七郎当然不能犯这样的错。
      这些年,王勃、杨炯这样的大才子陆续出仕,岭南张家的郎君、冯家郎君,也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干。
      此外还有陕西硖石人姚崇这样贤才,都从赵宰相手中发掘。
      就连最擅长相面的裴简都对七郎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人说:“识人之明,吾不如赵子逊多矣!”
      赵子逊天赋异禀,似乎只要听到一个人的名字,就知道其有没有才华,真是奇哉怪也!
      这些贤才或在朝堂或在地方,都秉承赵宰相的理念,为建设大唐盛世鞠躬尽瘁。
      这一年,又是科举之年,七郎正在政务堂优哉游哉的品茶。
      满室清淡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越州产的好茶,他本来想送给萧凌尝一尝,谁知萧大哥居然生病了不能喝,真是可惜。
      他只好勉为其难地自己享用。
      正在此时,礼部尚书捧了一份卷子进来,惊喜地说:“赵宰相,你在品越茶?今科有个考生,文采斐然,也是越州来的。”
      “哦?”七郎挑了挑眉,“比得过上一届的姚崇,还是杨炯王勃?”
      礼部尚书卖着关子,笑道:“你看看就知道。”
      七郎一手端着茶杯,慢慢展开卷子,手中的茶杯“砰”的一声摔在地上。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浙江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贺知章!
      “赵宰相,此人如何?”礼部尚书笑问。
      七郎回过神,朗声说:“好极!状元之才!立刻报给陛下!”
      这一年春闱结束,榜首是年纪轻轻的贺知章,城中士子都传说,这是赵宰相选拔,陛下钦点的。
      “那贺知章必定有大才!”
      闻喜宴上,贺知章激动而恭敬地到七郎身前,目光崇拜:“学生贺知章,参见赵宰相!”
      七郎捋了捋胡须,和蔼笑道:“不必多礼。我看你是个人才,实在欣喜,若是我家侄儿有你这样的才华,就太好了。”
      贺知章很崇拜赵宰相,听出了七郎言下之意,但还是有些犹豫……拜叔父的话,会不会显得谄媚?
      正在犹豫间,代天子出席闻喜宴的太子李弘到了,见状笑道:“状元郎,赵宰相想认你做侄儿。”
      天下谁不知道,赵宰相爱好收侄子。
      这回贺知章不再犹豫,躬身道:“侄儿拜见叔父!”

第1021章 宰相识人之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