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47章 千里追师[2/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尽管心中早有准备,可真正到了这一刻,七郎双目还是湿润了。
      小的时候,每次去刘家玩,老太太都会拿好吃的出来,对他和刘植、月明一样和蔼。
      七郎赶到刘家,里里外外已经挂出白灯笼,整个大宅哭声震天。
      董老夫人抱着董月明,伤心痛哭:“月明,我没有娘了!”
      只要娘在,无论她多老,都是孩子!
      老太太临终前,还拉着女儿的手,殷切叮嘱:“雨天路滑,小心摔跤。”
      董月明拍着母亲的背,像安慰小孩子一样:“娘别哭,你还有我们。”
      刘诚一把年纪了,直接坐在地上,哭得浑身颤抖。
      刘茂和刘植拉着父亲,安慰:“爹,还要送祖母回乡、安排丧事,你振作起来。”
      刘诚边哭边说:“对!我要带娘回家!我们都回家!”
      回到天明村,回到早已去世的老父亲身边。
      刘老太太去世,触动了赵老汉和周氏的心思……他们年纪不轻,长安虽好,也该回乡了。
      这一次,赵家一大家子,和刘家一起,浩浩荡荡的回益州。
      新城公主也要跟随赵智一起回去,想看一看赵智口中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天明村。
      七郎原本该回岭南,思前想后,还是向吏部告假,送老太太灵柩回益州。
      皇帝重孝道,虽然刘家老太太跟赵子逊隔了几重,但尽孝在心意,如何能反对?
      至于岭南……那地方多年没都督,还不是一样?
      吏部准了七郎所请。
      太子李弘很难过,他才听师父讲了一次课,正意犹未尽,师父就要离开长安?
      “母后,我想去一趟广州,等师父回岭南任上,就可以听师父讲课。”太子认真恳求。
      武后微微凝眉:“你年纪小,岭南路远,又多瘴疠,不适宜去。”
      太子说:“滕王叔祖去过广州,他说广州繁华热闹,水陆丰美,瓜果飘香。我是太子,一路有人照料,想必不会出什么事。”
      “母后,其他人讲课都不如赵师父,他若不在,我听不进课。”
      武后:……上官仪教得不行,扣一个月俸禄。
      沉吟了一会儿,武后说:“你去找你父皇,他若同意,我就同意。”
      太子顿时欢呼,只要说服母后,说服父皇还不容易吗?
      新城姑姑跟驸马去益州,之后也会去广州,他正好去广州考察姑姑的生活环境!
      太子找好了理由,又去恳求皇帝。
      皇帝看着一脸恳切的太子,淡淡地说:“身为太子,你应该勤奋好学、礼贤下士、沉稳端庄。当初朕同意你拜赵子逊为师,没同意你追着他走!”
      ……太子千里追师?这算是佳话吗?
      太子说:“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跟师父读书,让我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且,弟子跟随师父游学,不是士族郎君的惯例吗?趁儿臣年幼,还可以多出去走走。再年长一些,就不方便离开长安了。”
      “父皇,你忍心我寝食难安,辗转反侧吗?”
      皇帝:“……你这一回有进步,那句话确实是孔子说的。”
      看着儿子乖巧期待的眼神,皇帝想了一会儿,说:“朕让李敬猷、李敬真给你做贴身护卫,允你跟滕王下岭南。”
      滕王回京参加新城公主的婚礼,还没走。
      “你一路不许滋扰地方,也不许私自行动,若有意外,朕唯赵子逊是问!”
      李弘如愿以偿,兴奋地跑到皇帝身边,给皇帝捶腿:“父皇!您真圣明!子曰,父母之爱子,则顺其所请!”
      皇帝:……
      李弘高高兴兴地回东宫,让人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七郎和赵平虏。
      七郎得知皇帝的警告,磨了磨牙,找出国子监积年的一千份试题,让内侍带回东宫。
      “臣不在殿下身边时,殿下一天做一份,到广州后,臣要检查殿下的功课!”

第947章 千里追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