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83章 东方之珠计划[2/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朝廷如何能安心?
      皇帝兴奋的心情沉了下来,这些都是大问题。
      如今的军制是“府兵制”,以“均田制”的农户为基础,即“全民皆兵”,像赵家这样的农户,都有轮番服兵役的义务。
      边军还有“世袭军户制”,即“父子兵”,军户免除一定的税赋徭役,世代出丁进补上代边军的缺额。
      七郎描述的强悍海军,显然不适应轮番服役的“府兵制”,更适用职业当兵的“世袭军户制”。
      这些军户,又如何调配安排?
      皇帝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赵全奏折中说,海军分辽东、江东、岭南三部分,由大都督或亲王充任名义上的统领,督促各军司马练兵,但无调动之权。”
      “而兵部有权调兵却不直接管兵,以此相互节制。只有皇帝的诏令才能两者合一,大军调动。”
      朝臣又议论了一番,长孙无极说:“如此确实降低了官军私用的风险,但海军在外,朝廷很难切实监管。”
      立刻有人接道:“太尉所言极是!海军一出海,谁知道去了哪里?”
      搞不好跑出去做海盗,平白坏了大唐的名声。
      “海贸的利益是否值得建这样一支海军?若要朝廷负责军资,开销比建港还大;各地都督府自行负责,恐怕地方都不愿意建呢!”
      怎么看,都是异想天开!
      一项涉及地方建设和军制的大计划,哪里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定下的?
      纵然是对七郎信心十足的皇帝,也得斟酌再斟酌。
      皇帝一时没有下定决心,让百官散朝后继续商议,下次朝会再定。
      百官都松了一口气,皇帝在纳谏这一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皇帝回到咸池殿,有些气闷……
      赵全描绘的蓝图太美好,他真的舍不得放弃,想让赵全去试一试。
      可是,众人的顾虑亦有道理。
      正想着,帘子一动,一个浅黄色的身影端庄优雅地走了进来。
      “媚娘,你来了。”皇帝笑了笑,叹道:“赵全给朕出了一个难题,朝臣吵成一团,你也听一听。”
      武昭仪很聪慧,许多事情上都能给他出建议。
      皇帝把七郎的奏折给武昭仪看。
      武昭仪看完后,微微笑道:“既然赵全信誓旦旦,陛下何不让他试一试?但有一条,无论建港还是建海军,朝廷都不拨款,海贸所获重利,必须按税制上缴朝廷。”
      要钱是没有的,但你挣的钱必须上交。
      控制了钱,就间接控制了兵马。
      “军队的管辖和调动,就按赵全说的,地方上名义管辖,兵部有调动权。海军出海护航,必须有兵部调令。”
      “至于辽东和江东……”武昭仪笑道,“倭银源源不断地通过辽东送来,他们本身就需要一支海军护航,否则海上必有盗匪横行。”
      “辽东海军的经费,就从倭银中支取。”
      “江东在两地中间,作为中转港口,暂且不需要建海军。”
      武昭仪说得头头是道,皇帝眉头渐渐舒展,目光充满欣赏……又似乎隐隐带着一丝别的意味。
      下一次朝会上,皇帝对七郎的奏折作了批示:港口可以建、海军也可以建,要钱要人没有,赚到的钱必须上交。
      长孙无极脸皮抽了抽。
      皇帝这话无耻得他都不好意思阻拦赵全的异想天开了。
      这到底是谁给皇帝出的主意?
      这不要脸的程度,跟皇帝简直是一丘之貉。
      当皇帝的人,心都黑啊!
      朝中百官不再反对,甚至为赵全鞠了一把同情的眼泪。

第883章 东方之珠计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