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12章 该来的战事[2/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对长安来说,却如平地一个惊雷。
      平定泥熟匐之乱才多久,东突厥部又叛了?
      有人怒骂:真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朝廷对他们够优厚了!
      也有人说:赵全不是巡视北方、会盟大湖震慑各族?怎么东突厥部还是叛乱了?
      就是阿史那贺鲁还跟他称兄道弟。
      圆润大师名声再好,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更抵不住有心之人带节奏。
      好在和尚也不全是吃素的离京许久的慈惠禅师回到了长安。
      帮七郎辩护的声音压下了种种质疑。
      东突厥降了又叛,叛了又降,历来如此。从前李药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后来泥熟匐还不是叛了?难道你要说李药师也不行?
      李药师战功赫赫,谥号景武,陪葬昭陵,人虽死余威在。
      就连同中书门下的李?蓿?荚?胬钜┦Τ稣魉?抑室伤?墓?ǎ
      再说,叛乱的也不是阿史那贺鲁。东突厥人野性难驯,如何能怪到赵都督头上?
      如今应当出兵平叛,一定要把突厥人打疼打怕!
      这一波节奏,就往征讨东突厥带,一时间长安城百姓都升起了同仇敌忾的战意。
      朝堂之上。
      年轻的皇帝面沉如水,他登基不久,东突厥就叛乱,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叛贼看不起他,认为他是软柿子。
      朕万国之主,对各族一视同仁,视突厥如我大唐子民。今东突厥部不思圣恩,妄开衅端,着令首恶负荆请罪!
      如解患释纷,韬戈偃革,百姓获息肩之愿,无战争之劳。
      仍执迷不悟,即令辽东都督出兵,携契丹、??诸蕃入草原抄掠。东突厥若有智者,可深思朕言,自求多福。
      勿谓言之不预也!
      识相的赶紧洗干净身子来投降,不然就让赵全攻进你的老巢,打得你哭爹喊娘!
      皇帝对赵全很有信心。
      他把赵全派回辽东,为的就是防范东突厥,如今战事真的来了,倒像是了却一桩心事。
      给东突厥部下警告信的同时,朝廷下令辽东都督征召周边各部族,伺机进军草原!
      皇帝雄心万丈,并不把这一场小叛乱当成多严重的事。
      五月,他还低调地接了一个人进宫。
      那个人,是他从少年时就开始动心,朝思暮想的人。
      武二娘子虽进了宫,一时没有封号,朝中上下也不过问。
      王皇后也不介意横竖她有家族依靠,又有嫡子,谁也越不过她!有个人分薄萧淑妃的宠爱很不错。
      罗乔得到消息后,终于回过神来。
      先帝的嫔妃武才人?她曾听说武才人驯马的事,难道说皇帝喜欢的是这一类?
      哎呀!
      早知道她装什么贤良,应该发挥罗家驯兽的天赋才是。
      陛下你看看我,为了你,我驯狮子也是可以的~~
      后宫的小风波,和国之大事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东突厥叛乱,还要防范西突厥,那可关系到大唐对西域的统治!
      所幸,龟兹令刘植传回消息,阿史那胭脂率领三千部属,成功压制住西突厥部,斩杀了东突厥智者派去的人。
      将一场叛乱镇压于初期!
      朝臣们松了口气,赞道:把阿史那贺鲁调往东突厥,让刘植娶阿史那胭脂,先帝真是英明!
      这是赵全的建议,也是他把阿史那贺鲁带走。
      东突厥一地动乱,总比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要好!
      不管喜不喜欢赵全的人,此时内心都是佩服的
      若论目光长远,还是辽东都督赵全!

第712章 该来的战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