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请教先生[2/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么想着,这一堂课,罗先生就教年纪大的学生契书和记账尽可能在最后的时间,多教学生一些实用的技能。
      七郎几个年纪小的就是背书、练字,叽叽咕咕地说一些悄悄话。
      罗先生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三个孩子又连忙缩回头写字。
      散学之后,罗先生把学生的功课带回书房批改,顺便把七郎三人提溜了回去。
      先生,我不该上课的时候说话。七郎率先认错。
      刘植说:是我先说的。
      董月明:我也说了。
      罗先生放下厚厚的一叠功课,示意三个小孩儿在面前坐下,微笑:你们现在不打架,还会主动承认错误了,先生很欣慰。说一说你们去卖糖的事吧!
      再多的烦恼,也不必告诉小孩子。总角之年就这么几年,让孩子们开开心心的。
      卖糖?这可是他们得意之事!
      七郎抢先说了起来,说得高兴的时候,还手舞足蹈。
      董月明和刘植也比划着、叽叽喳喳的补充。
      罗先生听完,捋须笑道:这是你们的运气,如果是半年前那位廖县令在任,他家就不会花那么多银子买糖霜。
      廖县令是寒门出身,糖霜对他来说太奢侈了。
      萧夫人是很大方。七郎承认,趁机问道:先生,师姐和刘大哥都说萧县令是什么兰陵萧氏的贵公子,很有钱。那他为什么还要收税和征发徭役呢?
      罗先生看着三个学生好奇的眼神,温声说:官府收的税,并不是县令的钱。大部分要上交到上级衙门和朝廷,华阳县能截留的不多。而且这些税银,也是有大用处的,修路、修水利,灾害时赈灾,都是从税银中出
      征发徭役,是本朝的定制,徭役多是二十天,不超过一个月,也包吃住的。百姓虽然辛苦,和前朝比还是较轻的。前朝修大运河,那还是艰难呢!
      罗先生侃侃而谈,学生们安安静静地听着。
      罗先生话锋一转,接着说:至于差役在征税时为难百姓、加收火耗,有的县令是默许,有的是不知情。你们如果有机会,倒是可以和萧夫人提一句,看看萧县令如何处置。
      几个小孩子的闲话,说得对不对,萧县令总不会生气或迁怒。
      正好,他也想看看这位兰陵萧氏的贵公子是什么样的人。
      七郎顿时斗志昂扬,他要为民请命啦!
      先生放心,我们下次去买糖,就提这个事!七郎握着小拳头说。
      罗先生微笑:好今日这事,我给你们布置一个功课
      一听到功课二字,刘植眼睛滴溜溜一转,就想悄悄溜走
      刘植,你也算在内。罗先生目光炯炯。
      他为人师表,有教无类。
      虽没有收刘植做入室弟子,但功课必须一视同仁,一个都不能少!

第39章 请教先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