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社学罗先生[2/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也幸好,孩子自己不觉得自卑。
      七郎领着赵老汉走到罗先生的书房,在门口脆生生地喊道:罗先生,我带我爹来拜师啦~~
      门吱呀地一声打开,罗先生也走了出来,对赵老汉说:阿全要入学了?这是好事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读书明理才是人生正事。
      赵老汉憨憨笑着,明理是什么?道理他都都懂,可又有什么用?读书了为什么?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啊!
      赵老丈,屋里请。罗先生伸出手。
      您请!您先请。赵老汉忙谦让。
      七郎走了进去,看罗先生和老爹坐好,乖巧地站在一旁。
      罗先生方才正在煎茶,见赵老汉来了,还给客人也倒了一杯。
      赵老汉连连摆手:这可贵的东西,我喝不得,喝不得。
      罗先生也不强求,笑道:赵老丈,全儿是个聪明能干的好孩子,我教过那么多学生,从未见过他这么有灵性的。不瞒你说,我原也想着和你们商量让全儿来读书,我收他为入室弟子,不收他的束?。
      读书很难,读书有成就更难。
      纸贵,书更贵,这世上最珍贵的就是知识。士族门阀靠垄断知识,垄断了统治阶层。对寒门子弟来说,阶层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罗先生作为寒门学子,深知其中艰难。
      他观察赵七郎也有一段时间了,这孩子趴在窗户外头听课,却学得比屋内的学生还快。
      有一回他忍不住考究,发现小孩子竟然已经把《论语》背了下来,这份天资实在难得。
      而且赵七郎也很懂礼,每回见到他都恭恭敬敬地问好。
      罗先生年纪大了,越发喜欢聪明懂礼的小孩儿,实在不忍这孩子被家境所累,一辈子在土里刨食。
      原本他有这个想法,只是怕赵家为难因为即使不收束?,读书也还是有很大的花销。罗先生知道赵家孩子多,怕赵家不同意。
      如今看来赵家主动送七郎来读书,可不是喜出望外。
      赵老汉更加喜出望外!
      先生说可以不收束?,那可省下不少钱了,连忙拉着七郎说:傻孩子,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磕头!
      七郎还没跪下,罗先生就伸手拦住了,正色道:我收阿全,跟收其他学生不一样,我欲收他为入室弟子。老丈觉得如何?
      入室弟子是什么?赵老汉不清楚,但听起来就比普通学生要厉害!
      那还有什么不乐意的?赵老汉乐呵呵地说:愿意!愿意!
      罗先生笑道:既然老丈已选好了吉日,就在那一日拜师,我请刘翁来做个见证。
      正式拜师的师徒如父子,遇到不讲理的皇帝诛十族,那可是连师徒都跑不掉的因此拜师得有个正式的仪式,有见证人,没有那么草率的。
      村里大户刘翁,为人最公道,村民有什么事都喜欢请他。
      罗先生的老妻赵氏,是天明村人,跟赵老汉是族亲。
      罗先生来天明村教书,也是因为老妻赵氏。如今要收七郎做入室弟子,可不是看在老妻的份上,而是因为七郎这孩子实在聪明讨喜。
      赵老汉忙说:好!好!到那一日我们全家一起来。

第9章 社学罗先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