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但是,李世民觉得,弱得那白袍将军那样的猛将,或许可以一试。
      听到疑惑,也感受到此时李世民内心中的那股浩荡天地霸气,李秀宁的心中忍不住的感叹。
      或许李二真的很适合当大唐的皇帝。
      比起那个人,要合适的很多。
      无论在军事实力,还是治国之上,李世民都表现出来了无可挑剔的事实。
      这是她心中无论如何不满,都没有办法抹除的。
      若不是这场蛮夷进攻,北疆大乱,大唐的国力,正在蒸蒸日上的恢复,与文景之治相提并论,也未尝不可。
      要知道,历朝历代那么多的帝王,哪个敢对世家大族动手。
      也只有如秦皇汉武这样的千古一帝,才有这样的果决。
      而在这两位千古一帝在时,其国力之强横,问天才谁人敢比。
      这就是李世民所表现出来的果决。
      而在军事上,李世民拥有着不一样的决断。
      在蛮夷二十万大军突袭的时候,按照北疆当时的实力,李世民非常清楚,北疆守不住。
      在那种情况下,一个是北疆糜烂,一个是大唐糜烂,李世民非常果断的选了断尾求生,舍弃北疆。
      这对守在幽州城的她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对于大唐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守住北疆一线,大唐便能跟蛮夷分庭抗衡,等到内地调集而来的大军汇聚向北疆,一举平灭北疆那便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而就在意外出现之后。
      李世民依旧展现出了一个千古一帝该有的气魄。
      五十大军行动不变,坚决收复北疆一线,一路向沧州进攻而去,集中兵力断蛮夷一翼。
      自己则带着长安城所有能凑起来的兵力,直奔泾河防线,守住蛮夷继续南下的路。
      这是何等的气魄才能做到。
      要知道长安城李靖带走了大部分兵力,剩下的兵力并不多。
      而蛮夷,高句丽主帅带着十万大军南下攻打泾河一线,可以想象,若是没有朴万昌突然做出的决定,在泾河防线,毕竟是一场死战。
      可是,李世民做了,而且毫不犹豫的做了。
      这绝不是寻常的帝王可以做到的。
      坐上了哪个九五至尊的宝座,哪有帝王不将自己的性命放在心上,恨不得躲在深宫之中,享受这至高权力带来的尊威,哪个帝皇敢亲涉险地。
      这不是寻常帝皇可以做到的。
      可李世民做了,不仅做了,而且毫不犹豫的做了。
      在高句丽主帅还在青州城,随时可以攻打泾河防线的情况下,李世民完全可以南下江南,躲避这场兵祸。
      可这样的声音,连出现都没有。
      这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世民所展现出来的决心,朝中没有人敢提这件事。
      而通过这一次李世民御驾亲征。
      李秀宁再一次的看到了李世民的自信。
      毕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敢御驾亲征。
      这只有对自己的军队有绝对的自信,对军队的掌控绝对的自信,才有这样的决心。
      大唐内部虽然乱,世家大族虽然行祸国之举。
      但是李世民,对大唐军队的掌控,没有半分的减弱。
第356章 同一个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