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去了北里村,江婉兮与谢掌柜打点着铺子。此番谢掌柜正欲与江婉兮商量怎么处理这事。
江婉兮却直接开口了,她指了指瘦弱的小姑娘:“你来说说,是怎么回事。”
小姑娘颤颤巍巍,看了眼那个叫刘老四的男子,小声道:“这刘老四,家里并不缺衣少粮,他用稻米换了棉布棉花,回家让他婆娘缝制棉衣,转头卖到了吴江县,卖一百文一套。”
“呵,竟然还有这事”,江月睁大了水汪汪的眼睛,转向刘老四:“你可承认?”
“我是用稻米换来的棉布棉花,我又不是偷来抢来的,谁还规定不能做了衣裳卖么!”刘老四理直气壮。
江婉兮哑口,她们倒是真没想到,原想着这里百姓都是淳朴良善之人,才用了稻米换布这个办法。看来到底是自己太嫩了啊,生意场上哪有永久的太平呢!
“从今天开始,实行登记制,一人限换一次。”江婉兮微微蹙眉,非要你姑奶奶用招,那就如你们所愿。反正如此一来既不会耽误真正需要的百姓换到布,也杜绝了有心人士一再地钻空子,只不过这样粮食收得会比较慢,但眼下只能先这样了,等月姐姐回来再商议吧。江婉兮心里默默想着。
此时的江月回到北里村,不为别的,也是为了粮食生产一事。在这里待过一段时间,她了解北里村家家户户都是以种植为生。这里气候土壤湿度都很适宜作物生长,因此稻米产量也很可观,提供着周边几个县的粮食供给。
江月此番在与江婉兮研究纺车的同时,也研究了犁车。在本子的知识供给以及江婉兮的学霸特质加持下,她们很快制出了一台犁车,这不来立刻来到北里村让阿牛试试。
正值霜降后稻谷刚收割完毕,将要播种冬小麦的时候,西齐的这种稻麦两熟的生产模式,在此时可是相当先进的。
犁车的使用果然提高了工作效率,江月非常满意,准备多生产几台来给北里村的村民使用。
回到布庄,江月就听说了闹事之事,十分认同江婉兮的方法,粮食积累得慢些也无碍,马上过冬了,百姓自己粮食也不富余。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萧辞之的那一批棉衣。
都是好料子,还都是给达官显贵的,必定要仔细设计花样,想来贵人们追求美观也不愿意穿得太过臃肿。
“月姐姐,我是这样想的,外套棉马褂,将外衫袖子做得宽大些,而里面的内衫做窄袖窄袖,做一些薄棉夹层,这样子更保暖。”
“我觉得可以,外宽里窄,既达到了保暖的基本需求,又很好的修饰了身材。”
两人想法不谋而合,立马开动。
棉衣只是在穷人中短缺,富人从来不缺,他们可以用动物毛发、蚕丝絮等填充物来制衣御寒,想来此次要江月制这一批棉衣不过是图个新鲜罢了。但是对于江月等人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如果成功了,那么江家布庄在行业中的地位也就稳了。因此她们对款式的设计极为讲究。
上流社会人士的着装与普通百姓不同,他们不追求方便,所以她们会设计得相对复杂一些,女式一整套衣服分为薄棉窄袖衫,外短缎子袄或者彩绫披袄,窄腿内穿棉裤,轻纱织金半长裙和各式宽腰封。男士一整套衣服包括窄袖薄棉短衫,夹棉绣纹长袍,窄腿内穿棉裤和各式相搭配的腰带。在保暖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扬长避短了身材特点。
第13章 新款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