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讶异程度还不如对碗中的瘦肉粥来得强烈。
其实白瓷几百年前就有发展了,薄如纸,声如罄,是生活用品,更是工艺品。
林桑现代有个朋友是收藏达人,她也跟着附庸风雅过一阵。
她这套白瓷价值自然不菲,在座却没谁看得懂。
钱老太自然觉得大儿媳近来花钱太过大手大脚,帮助乡邻安然过冬那是没办法,但花钱买这样好的碗是何苦来。
一大早就喝这么稠的粥,有肉有菜还有蛋,米还白得不像话。
但老大一家早分了出去,钱也是她凭本事赚的,她心疼也得忍着。
唉——钱老太叹了口气,算了,买回来了都是自己的,总比贴补外人强。别管这些了,还是喝粥吧。
她忍不住问:“老大媳妇,这粥熬得怎么这样好,那黑不溜秋的又是什么?”
今天的粥是小桃煮的,林桑简直觉得有她十二分功力。小桃现在对用材倒是门清,告诉祖婆婆:“阿奶,这是松花蛋,煮粥最好吃了。”
娘没说哪来的,但她觉得一定是在镇上买的,可以存放很久的时间。最近她找到了一点做饭的门道,很是兴致勃勃。
钱大娘自己不刻薄儿媳,偏偏老大媳妇不像她,她很清楚以前小桃在这个家是什么地位,哪敢这么大声说话,笑盈盈的,气色也好。
她暗暗点头,看来老大媳妇是真明白过来了,日子也在一天天变好,她没什么可操心的。
小东也更有了长子风范,见几个堂弟快速扒完一碗,做主给他们又添上。
钱进门瞪几个孩子:“吃一碗就好了,哪有这样放开肚皮吃的。”他们平时在家也只有一碗,而且没有这样稠,更没有肉和蛋。
林桑知道今天大儿媳是准备足量的,劝道:“锅里还有呢,让孩子们吃,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可能是以前福利院的缘故,她见不得孩子饿肚子。
钱进门吃完就搁碗,怎么劝都不肯再添,林桑也放下碗问他:“二叔,你会把脉,还会开药方是不是。给人看病没问题,那给牲口呢?”
钱进门突然懂了她的意思:“大嫂,你是说那些鸡鸭?”
这一家子就是有眼色,林桑点头:“不仅鸡鸭,我还想养几只兔子。兔子还好些,但鸡鸭容易得病,不仅自己会瘟死,还会传染给人,现在全村都养了,一家得病,就怕传染一大片。”
钱进门觉得大嫂考量得很是,他也有类似的担忧。但是他能做些什么?
“大嫂,我把脉是以前祖父教了一些,后来又看了几本医术,看个小病还行,但牲口的病实在不懂。”村里多年没人养了,小时候还见过耕牛,这些年战乱加上荒年,别说养牛羊,人活着都像偷生。
是啊,邻国相继都被新朝灭了,这乱世中的越国,已经算风雨中的唯一安稳。
可越是这样,越是要发展民生,抱团谋生,才能抵御风险。
林桑说:“我倒是在镇上买了几本养牲口的书,但我不懂草药,也不知道好不好,二叔要不要拿去看看?”
第52章 再也不怕老巫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