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陈氏脚下一顿,就没走远,悄悄站着听住了。
林桑将那些话又跟公婆说了一遍,见两老神色都有些激动。
里长急急问:“你说的都是真的,大旱后会有虫灾,而且是蝗虫?”
不等儿媳回答,他站起身,着急地走了两圈。
“我小时候,村里有过一次虫灾,就是蝗虫。将地里的稻谷吃得几乎一粒不剩,大家哭啊闹啊,可没吓走蝗虫。这帮畜生吃完一个村的,又向另一个村飞去,大片大片地,将天上的日头都盖住了。”
他一回忆,钱老太也想起来了,身子就是一个哆嗦。
“不止一次,东子小时候也有过一回,那回虫子没那么厉害,可大家还是饿了一年多,到来年粮食收了才算缓过来。”
里正赶紧问老伴:“你还记得,这两次虫灾,前一年都是大旱天吗?”
钱老太使劲回忆,总算想起来了,结结巴巴道:“四十几年前的想不好了,可,可十几年前那次,好像,好像还真是老大媳妇说的这样——”
越想越可怕,她几乎要哭出来。
“老天爷啊,这已经旱了一年,再来个蝗虫大灾,这是没法活了啊!”
林桑赶紧道:“求老天开眼,还不如自救。我前些日子去镇上,听到有老人说,鸡鸭这些禽类,能吃蝗虫下在地里的卵。所以我想趁着还没开春,就养一些。一来鸡鸭有吃的了,二来也是为了来年。”
老人神马的当然子虚乌有,如果硬要说,那就是历史长河里,前人总结的智慧。
只听里长立即激动道:“鸡鸭能吃虫卵,这样来年就不会有虫灾?老大媳妇,你能肯定这样有用吗?”
钱老太也一叠声地问:“是呀是呀,万一不行,来年可是要死人的——”
林桑坚定道:“我觉得老人们说得有理,不管怎么样,我先买一些来试试。能不能吃虫卵,很快能看出来。”
“再说,”她想了想又道,“离开春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再多方打听,多查查书,还有没有其他治蝗虫的方法。”
里正又转了两圈,慢慢站定道:“老大媳妇说得有理,鸡鸭既然吃虫子,应该也吃虫卵,买一些来养着也好。”
他吩咐老伴道:“我们也拿出一些粮食,去换一些鸡鸭苗回来。”
钱老太答应一声,匆匆向房间走去。这旱年日子难熬,家家都将仅有的一点口粮藏得很严实。
里长又对大儿媳说:“老大媳妇,进家留下的书,我看卖了也可惜,不如——”
话没说完,钱陈氏的声音又响起来:“爹、娘,你们可千万别被大嫂骗了。我看卖书是假,来骗粮食是真!”
她边说边进屋,眼里冒着火光:“你贴补娘家,饿死自家孩子也就算了,你自己生的,谁也管不着!可你自己家败光了,又把主意打到我们这个家来,你做梦!有我在一天,我——”
第17章 她怎么觉得更可恨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