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章 脱贫致富的出路[1/2页]

回农村种田后我带全村致富 苏离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午吃饭的时候,沈秋秋和爷爷奶奶说了种草莓的事。
      这件事情,她虽然计划了很久,但一直没跟家里人说过。
      之所以先斩后奏,也是怕他们反对。
      在大多数人眼里,农民并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甚至于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身份。
      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只有书念得不好,没出息的人,才会回农村老家种地当农民。
      同理,在农村人眼里,只有进城才叫有出息,年轻人不求上进,回老家种地是会被人瞧不起的。
      这几个月,清河村的村民们,茶余饭后说得最多的就是沈秋秋。
      村里都在传,老沈头家的孙女在城里呆不下去,没出息,只能回老家来种地了。
      甚至还有人说酸话: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有什么用,还不如谁谁谁家的姑娘有出息,人家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在外省打工一个月能挣好几千,比当农民的大学生强多了。
      这些话,多多少少有一些传到了沈爷爷和沈奶奶的耳朵里。
      老两口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还是着急的。
      按着他们的意思,自然是希望孙女能在城里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最好能是个铁饭碗。
      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不用为了生活辛苦奔波。
      然后再找一个合适的对象,结婚生子,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老人家的心思,沈秋秋也懂,但她并不想过那样的生活。
      她从小就很听爷爷奶奶的话,但偶尔也会有想要任性的时候。
      这次决定回农村种地,身边的人都不理解,但她还是想要试一试。
      沈爷爷听说她准备种老东山的荒地,而且连种苗都买好了,脸色慢慢沉了下去,耷拉着脸不说话。
      沈奶奶看了看老头子,又看了看沈秋秋,犹豫着问道:“小花啊,你真不打算回城里上班了?
      你一个姑娘家,留在村里种地能有多大出息?会被村里人说闲话的。
      你要是不想去省城了,咱可以在县城找个班上,离家近,也方便。”
      她原本以为,孙女只是在外面受了委屈,所以回家住一段时间,散散心;以后还是要出去的。
      没成想,她竟然打算留在村里种地,不走了。
      沈秋秋拉起奶奶的手,耐心说道:“奶奶,城里有城里的好,咱们农村也有农村的好。
      并不是进城才是有出息,在农村照样能干一番事业;当农民也没什么不好,劳动最光荣嘛。”
      沈奶奶张了张嘴,想反驳她的话,可惜吃了没文化的亏,不知道该怎么说。
      坐在一旁的沈爷爷额头青筋暴跳,显然是气急了。:???
      他深吸了两口气,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小花,你是咱清河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录取通知书寄来的那天,村里家家户户放鞭炮给你庆祝,村长亲自给你送了大红花,村委会的大喇叭响了一整天。
      那个时候,谁见了我都要夸你一句好,说你是咱清河村的骄傲,是咱村里最有出息的孩子。
      你说你在城里呆得好好的,为啥非要回来种地呢?那么多年的书,不都白念了?
      农民干得是最苦最累的活,挣得都是血汗钱。
      村里但

第46章 脱贫致富的出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