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四六 多事之秋[1/2页]

文体之路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明亮觉得自己搞不来半导体,转身就放弃了这家企业。
      柳清虽然不解,但是心底里却暗暗佩服。
      能够放弃确实是一种难得的魄力。
      很多人就是舍不得割肉,这才越套越牢。
      还好,陈明亮前面花的钱也不算打水漂,老王还是给折算了股份的。
      给钱自然是没有,老王他自己的资金链一直都蛮紧张,再说陈明亮也不缺这点钱。
      尤其是解决了佳宝丽陈红的问题之后,各家银行原先给的授信额度又完全回来了,利率低的吓人。
      只要陈明亮想,他完全可以先把钱贷出来再转身以更高的利率贷出去,这样就能赚大钱。
      后世的蚂蚁好像就是这么干的。
      然而陈明亮不用,他也不想这么干。
      他严格的控制着自己旗下各家公司的贷款比例。
      没钱了宁可不花,要么就去学姐的投资公司借点钱来周转一下,怎么也不愿意去银行贷款。
      一些人说陈明亮行事保守,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陈明亮向银行借的款真的很少。
      并且,他们公司的贷款额一直没有超过自己自身实际资金的持有量。
      也就是说,只要陈明亮想,他可以随时还上欠银行的钱。
      主动权一直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用领袖的话说就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因为有保障,公司跟银行谈判的时候就底气十足,利率自然也就可以压的更低。
      银行不是没有进行过抗争。
      他们施行的是温柔陷阱,等陈明亮他们贷了第一笔款之后,等着到期,之后谈款项续贷,本来还打算续贷的时候适当加点利率呢,陈明亮不干,还上贷款,不再去借了。
      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讲,欲擒故纵这招并不好使。
      在国内,能够做到不借钱的大公司并不多,比较有名的似乎就只有远大和老干妈。
      辣椒酱行事低调,只有和鹅厂的广告乌龙事件有点火出圈的意思,其他时候都是低调闷声发大财。
      做空调的远大就有点超乎寻常的高调了。
      又是建设世博馆,又是筹建天空之城,但是人家在银行没有欠款。
      张老板发家很早,他可是国内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富豪,早在1997年就有了自己的飞机。
      而97年人家买私人飞机的时候,陈明亮还在老家杀猪呢。
      ......
      公司大了,事情就是出乎意料的多。
      半导体厂的事情刚刚处理完,地产公司又出事了。
      其实这次出事原本跟陈明亮和他的地产公司关系不大。
      真正出事的是搞冠军城时候的那家背景很深的地产公司,结果牵连到了陈明亮这一方。
      也是年轻了。
      没有闪。
      当年冠军城搞开发的时候因为公司没有资质,借用的就是那边的资质。
      当时也是为了互相行个便利,对方贷款的时候陈明亮帮他们做过一次担保。
      当时的陈明亮有钱但是没地没渠道,对方啥都有,就是没钱。
      陈明亮就为他们公司做了次担保,一次性的问银行贷了10个亿。
      对方就是用这笔钱开发了冠军城隔壁的那几块房产。
      协议签的很清楚,这笔钱只能用来开发这几块地,如果不成,则地块抵给陈明亮。
      并不是陈明亮头铁不知道风险,实在是对方背景关系太深厚,当时也是有市里的大领导居中协调打招呼。
      而且想着对方家大业大,基本不存在破产跑路的可能性,陈明亮这才给他们做了那一次担保。
      这个面子不能不卖。
      几年过去了,两厢都相安无事,那几个小区也早就开发完了。
      >
      【畅读

第六四六 多事之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