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三三章 体育产业[1/2页]

文体之路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成功感是需要持续的。
      这就跟学霸养成一样,通过一次次考试的胜利,这才坚定了他们好胜的信念,这才一路在枯燥的题海战术中坚持了下去。
      陈明亮的小舅子任小弟就是这样做到的。
      陈明亮持续不断的邮寄给小舅子各种复习资料和学习题目帮了很大的忙。
      任何一个学霸都不是轻易得来的,在你看不见的背后有他们不懈的努力。
      哪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都是在翻山越岭。
      ......
      一本写金融的书也能这么多人追捧,实在出乎意料。
      虽然大家都不同意陈明亮对未来金融和房市的预测,但他们还是捍卫了陈明亮说话的权力。
      首战告捷,新书持续热卖。
      陈明亮突然动了继续写本书的念头。
      这次要写点有流传度的,整点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怎么样?
      不过,究竟写点啥呢?
      还是写吧。
      现在,莫言都快该获奖了吧,这可是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对诺贝尔奖的追逐从未止歇,我们没有率先在科技上取得突破,反倒是在文艺上先开了花。
      当然,那两位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不算数,也不被国家承认。
      那是为了恶心人的,为此中国和挪威还绝交了六年。
      纵观中国这两位被正式承认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获奖前的名声还可以,当家作品《红高粱》很红,青纱帐里也很刺激,周讯版的九儿也很赞,在高粱地里干活也很扎人。
      不过莫言获奖之后遭受的责难和谩骂就简直数不胜数了。
      各种肮脏的言论都有。
      不止文人是相轻的,科技届也是如此。
      屠呦呦先生获奖总算是实至名归罢,但还是有那么一大撮人觉得成果不该是她的,因为她资历不够深厚。
      ……
      那写个什么类型的呢?
      历史类的?
      陈明亮最喜欢历史了,他之所以动不动就往学校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喜欢蹭历史课。
      学校甚至劝他选择多修一个学位吧,陈明亮还不同意。
      亮哥说了,他就蹭蹭,不进去。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除了夏朝暂时不可考之外,其他各个时期的史料都不缺少。
      随便一个朝代的一个人物都可以编纂出一段不错的故事。
      比如,汉高祖刘邦和樊哙的故事。
      一个是爱赊账爱吃狗肉的二流子,一个是开狗肉馆的杀狗屠夫。
      两个人因狗肉结缘,共同娶了吕家的姐妹花,成为了连襟。
      汉初功臣,也只有樊哙得到善终了吧。
      可惜? 陈明亮并不是真的具备编写故事的能力? 他不是万能的。
      半夜躺在床上的时候,心里时有无限想法? 等到坐起来的时候? 电脑里甚至打不出超过10个字的句子。
      陈明亮的生活过得太顺利了,无论是求学? 择偶,事业? 从来都是一帆风顺。
      没有挫折的人是没有好故事的。
      那就抄袭呗?
      郭小四抄得? 亮哥抄不得?
      抄抄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先生的创业史确实很厉害,这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就是照着明史写一写也可行呀。
      上网一搜,我去!
      《明朝那些事儿》都出版好几年了? 当年明月已经不是当年的明月了。
      那写个盗墓体裁的?
      >>

第六三三章 体育产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