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力要做的事情,就是美食一条街。
      荷香挑来挑去,挑中了贡院附近的一条街。
      这条街其实原本也是美食街,而且,这条街其实比鼓楼美食街更早存在。
      但是,因为这条街上的铺子年头更久一些,看起来没有鼓楼美食街的铺子宽敞亮堂,鼓楼美食街就后来居上。
      如今,鼓楼美食街的名气实在太大了,乃至于许多年轻的豫阳人都不知道贡院美食街的存在了。
      荷香来考察了几次,脑子里有了大致的改造和营销方案,就找人去跟铺子的主人谈租金问题。
      这里的铺子,本就有不少没有租出去,见荷香的人来租,铺子主人自然十分高兴。
      也有一些铺子,原本就有了租客,荷香派出去的管事就给租客加一些银子,让他们搬走。
      这里生意冷清,租客们又有银子可以拿,自然愿意搬走。
      等到这条街的铺子完全腾空了,荷香就开始装修。
      贡院美食街的地上,原本都是油污,街上到处散落着垃圾。杀鸡、宰羊、卖鱼的摊主们乱往地上泼污水,那叫一个脏乱差。
      食客们走进这样的美食街,闻着难闻的腥臭味儿,没个干净的落脚地,怎么可能会有胃口消费?
      荷香让人将铺子刷成同样的颜色,挂上统一样式和颜色的招牌。等装修好,荷香带人来将整条街的路面休憩了一番,铺上青石板。
      每个铺子的门头边,荷香都让人悬挂上了古朴又喜庆的红灯笼。
      荷香还模仿现代步行街,在路边隔一段距离,就放上造型别致有趣的凳子,有的是两只青蛙扛着一个长凳,有的是两条狗扛着一条长凳,有的是两只老虎扛着长凳。
      在粉刷好的墙上,荷香让人根据铺子的用途,写上这种美食背后的故事。
      比如,在挨着贡院那一边,最边上的一家铺子是给过桥米线准备的。
      过桥米线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书生为了能够潜心读书,独自住在了一个湖心岛上。他的妻子每日晌午都给他送饭,但是,因为路途有些远,饭送到的时候,往往就凉了。
      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书生的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就如同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
      书生的娘子还发现,如果把佐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
      于是,书生的娘子就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熟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等到岛上后,书生的娘子用滚油将配料烫熟,之后加入米线。
      书生娘子做的这种米线,不仅到湖心岛还热热的,而且吃起来更加鲜香滑爽。
      因为书生娘子到湖心岛,需要过一座桥,后世就把这种美食叫做“过桥米线”。
      这样才子佳人的故事,最受人们喜爱了。荷香就让华君泽将这个故事润色了,写在铺子内外的墙上,再配诗一首。

第187章 贡院美食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