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海棠默默测算从松鹤书院到夜市的距离,深深佩服几人的耐心。
      这个时间,要穿过主城,定然回不去,也就是说,为了吃一百文钱的烤虾,几个人折腾大半个京都,来往的路费,住宿费远超烤虾的价钱。
      “松鹤书院好这一口的人多了,他们都是书呆子,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哪像咱们啊……”
      几个人感叹,偶尔等第一锅烤虾出来,在乎自己形象的书生们,纷纷要求吃第一波的,差点没扭打起来。
      “你们一人先来一根,过过嘴瘾。”
      摊主是个二十出头的汉子,笑着把烤虾递出去。
      “赵老五,你去松鹤书院摆摊吧,肯定能赚钱!”
      书生们一气呵成,剥皮吃虾,有最快的,恨不得直接生吞,一边呼喊烫嘴,却非常坚定地吞下去,而后盯着第二波,眼神放光。
      “松鹤书院和我家里隔着大半个京城,我家里的情况你们也知道,老娘离不开人,早晚我都得在家煎药。”
      炭火不旺盛了,赵老五用扇子扇风,又喝了一口水。
      家里是这个情况,他只能每天晚上,等他娘睡下,再出摊。
      “这个咱们知道,你娶媳妇啊,照顾你娘。”
      能在松鹤书院念书的书生们不差钱,根本不了解普通百姓的苦楚。
      娶媳妇要一笔聘金,他家不算穷,可是他娘卧病,有时候需要人伺候,谁家愿意把闺女嫁给这样的人家?
      赵老五托人说亲,两三年了,也没个结果。
      他在夜市卖烤虾,成本也大。
      海虾要天不亮,拖着货郎从海边运送过来,为保鲜,里面加冰块。
      运输的成本,冰块钱,摊位费,还有炭火的银子,调料,手工开背,一条龙下来,全靠他自己一个人忙活。
      从早上到夜里,除去中午能睡半个时辰,几乎不得闲。
      一串海鲜赚不到什么,积少成多,万一赶上雷雨天,晚上不能出摊,第二日虾就不新鲜了,他还要重新上货。
      好在,不新鲜的虾,他有办法做成虾干,味道不错,分成一包包的,卖的还挺快。
      “那就是说,如果在松鹤书院附近给你和你的家人提供住处,你愿意去那边做工?”
      李海棠盘算下,自家的铺子得有个招牌,烧烤作为后世的畅销产品,没道理在大齐就无人问津了。
      李海棠话毕,赵老五还没说话,几个吃货们就沸腾了,众人拍板,算算一个月下来,车马费和住宿费,怎么也要几两银子,有这钱,为啥不给赵老五在松鹤书院附近赁住个院子呢?
      几个人合伙平摊,那点钱忽略不计,他们还能不用跑远路,就能吃到烤虾!
      “夫人,您这个主意真是绝妙!”
      其中一个书生作揖,对李海棠表示感谢。
      李海棠:……这是啥意思,她说了什么吗?
      “无功不受禄,再者去松鹤书院,白日天热,路人只想喝水,怎么能吃这个呢?”
      赵老五摇摇头,那边出摊肯定不如夜市客流稳定,

第874章 说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