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氏的嘴也是不饶人的,这些日子在村里更是仰着脸走路的人物。
      她一出声,那几个嘀嘀咕咕的女人就闭嘴了。
      刘氏听到这事,先是惊讶,没想到田家不动声色就把桃儿说了亲,她之前还想给自己大孙子说的。
      不过定的是小满,她也没有什么可谈的。
      撇开私心不提,小满可比自己那大孙子好多了。
      而且才出这提刀拼命的事,徐强就是再过十年都不敢做。
      田家没靠山,这就找到一个能撑腰的好靠山。
      她对跟自己一起做蚊香的王小菊道:“这两个孩子倒是般配,都在药坊上工,以后做事更方便了。”
      王小菊在摆弄着蚊香条,心不在焉的道:“娘,你说他们俩以后都在药坊上工,一个月至少都有二两银子吧!”
      刘氏摇头:“桃儿是学徒,三年没薪水,就小满有一两银子,也够养家糊口了!
      现在有十两,成亲修房都够,就是以后大柱和他爷奶要他照顾,到那时累。”
      王小菊没听她婆婆的碎碎念,转头问正抱着蚊香泥过来的徐根宝:“根宝,你说我们辛苦跑到城里弹棉花,一个月也就挣这么多钱,还不如就留在村里。
      做做农活,弹弹棉花,还可以在作坊上挣点零用钱。”
      她刚才盘算过,蚊香作坊是计件。
      自己和根宝不停,一天也能压六十文的活。
      要是隔三差五能在村里弹弹棉花,一个月也有一两多银子,不比在外面跑着差。
      刘氏原本就对夫妻俩在外面没日没夜讨生活有意见,晚上磊子想娘总要哭一阵。
      此时自然是希望夫妻俩安稳下来,带着磊子种地,最好赶紧再生几个孩子。
      立即对徐根宝道:“我觉得小菊说得对,你们就留在村里,钱少点就省着用,一家人平平顺顺在一起才是要紧的。”
      从端阳节前到端阳节后,徐小姑这一起又一起的事,可把刘氏给吓到了。
      她生怕小菊和根宝去城里找活被人盯上,最好全都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放心。
      徐根宝也有些心动,他已经听大哥徐根有说了。
      虽然现在还不到六月,但村里有两茬苞米,马上就要到卖青粮的时间。
      现在驿站那边传出消息,时不时就有人在村里来问嫩苞米的事。
      这边也需要人打理,平时都是二瑞把几处揽着。
      如今村里几个年纪相当的本家兄弟,根庆在药坊,根生在负责收购药材,自家大哥更是管了江婶子的几十亩地,以后是要分粮的。
      他们都有自己的活计做,要是自己也能跟着江婶子做,多少都能挣钱。
      还有,江婶子已经在准备砖石木料,要准备在村里修房了。
      一修就是两套青砖瓦房,一套小满的,一套二瑞的。
      在村里杂工好请,跑腿领事的人手肯定不够。
      徐根宝想到这里,心里也火热起来,现在人人都在说,江婶子是当家的好手,这一件一件的都是活。
      只要踏实跟着做,做都做不完。
      徐根生管着蚊香作坊,可他却开心不起来。
      他不识字,村里开着夜校也只当听趣,跟着乐呵,对二瑞和巧云天天学习还打趣取笑过

第353章 按特长分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