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8章:我已经开始生气了[1/2页]

权臣重生后只想搞事业 席妖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秋风送爽。
      两路秦军一路深入两片大陆的腹地,所过之处,沿途的国家毫无抵抗之力。
      当然,秦军这边也有所损伤,却并未出现多少伤亡。
      等时间寒凉下来,最初占领的城市已经迎来了第一批粮食的丰收。
      相比较起土豆的没滋没味,红薯反而成了很多人最喜欢的食物。
      带着天然的甜味,即便是不用其他的任何配菜,也足以让人吃的开心了。
      杨敛时不时能接到前方的战报,不意外的是,每一次都是捷报。
      “杨叔,咱们大秦太厉害了。”永安道。
      杨敛眼神带笑,“咱们大秦有最顶尖的红衣大炮,而西域这边还都是最初的冷兵器,虽说也有弓箭这种远距离的作战工具,可射程距离太短,我们隔着两公里的路程,就足以摧毁他们的城墙,可谓攻城之神器。再加上有连发火铳,一颗足以致命,除非他们真的不畏死,否则投降是早晚的事情。尤其是这里的人普遍信奉神明,红衣大炮一旦炸开,足以摧毁他们的信念,要么投降要么死,但凡是能活着,谁愿意白白的死掉,顺利也是必然的。”
      看着小公主深思的样子,杨敛继续道:“如今的红衣大炮经过了数次改良,是真正的镇国神器,陛下很早就有统一全球的想法,只是我们大秦人数稀少,再加上一些武器尚未达到一定的水准,所以才拖延了这么久。”
      永安点点头,不经意的问道:“杨叔,如果他们后期也发展起来,并且要推翻大秦呢?”
      杨敛表情微微一凛,勾唇笑的意味深长,“公主,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他们发展我们也在发展,如果真到了哪一天,纵然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我也愿意做那身死第一人,势必要将这些叛逆全部铲除,护佑我大秦万年基业。”
      如今大秦的私塾,从开始一直到结业,教授的都是爱国思想。
      是的,爱国,而非忠君。
      书本里告诉你,这个天下是属于你的、我的、天下人的。
      只要你努力的读书,将来难保有一日,你不会成为大秦的首辅。
      大秦帝国废除了奴隶制度,废除了三教九流制度,只要你有本事,你就能成为这个天下的领导者。
      曾经的杨敛哪里能想到自己会成为大秦首辅。
      他出身本就不算好,看似不缺吃喝,却出身于皂籍。
      杨敛的父亲是衙门里的差役,也是因为穷到活不下去了,才不得不到衙门讨口饭吃。
      在进入这一行的时候,杨父就被告知,皂籍子孙三代不能参加科举。
      然而那又如何,连饭都吃不起,说不定明天就要饿死了,谁还能管得着子孙三代,老子先有口吃的再说吧。
      否则饿死了,也就没有所谓的子孙后代。
      后来他娶了商户家的庶女,也就是杨敛的母亲。
      杨敛自出生后,母亲就教他读书认字。
      作为庶女的杨母,认识的字不算多,后来将他送到了私塾里。
      他可以读书识字,只是不能科考入仕。
      杨敛聪颖,先生很喜欢他,也越是如此就越觉得可惜。
      直到大盛朝覆灭,大秦帝国成立,杨敛才真正的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他在私塾中用了三年的时间掌握了别人九年的知识,然后考入太学,之后踏入官场,一步步的进入吏部。
      在前任首辅胡相退位时,他接替了胡相的位置,成为大秦帝国第二任首辅。
      他的父母如今在南地老家养老,自己很少归家,可每年都会让人送些银两回去。
      再有一点,大盛朝没有所谓的丁忧三年。
      如果家中长辈离世,处理完长辈的后世就要返回任上。
      最初有人说这是大不孝。
      可更多人觉得,所谓的孝道,应该体现在双亲生前。
      只要生前尽到了孝道,死后何须那么多的装腔作势,无非就是给旁人看的。
      是大秦,给了他如今的地位和荣耀。
      这样的美好世道,他自然得护着。
      大秦帝国的开国皇帝,现在已经将绝大部分的政务都交给了首辅做决定,这种放权,让所有官员都震惊不已。
      换位思考,若是他们站在陛下的立场,是绝对不会将权利下放的。
      可这样的决定,对天下百姓来说是好事。
      至少杨敛是不敢行差踏错的。
      最短五年的任期,最长十年。
      如果你做错了,五年届满就会被撸掉,甚至还要面临律法的严惩。
      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如果没有做出相应的政绩,将来在史书上也要被人戳脊梁骨。
      天下读书人,谁不想青史留名,被人千古传诵。
      胡相在退位之初,也让吏部、刑部和镇抚司对他的资产进行了清点,所有的收入都有史可查有迹可循,这才是一位不负皇恩,不欺天下的好官。
      而这项调查,等他退位的时候,也会实施。
      说实话,首辅每月俸禄不少,足够他们一家花用的,纵然吃喝稍稍铺张了点,每月也能剩余一半的银子。
      杨敛的妻子,大秦首辅夫人也是在官场任职,两人的俸禄加起来,再算上其他的正规收入,每年可以拿到三百两多点。
      作为大秦京都的长安城物价的确比其他的地方要稍微高一些,他们家里每年差不多能消费不到百两。
      寻常的百姓,每年一二十两也够。
      只是杨敛的妻子喜欢享受生活,大头都花在了儿女身上。
      其中还有三十两是送到杨敛父母手里的,这种事都是妻子在做。
      杨敛做为首辅,虽然也有休沐,可更多的时间都特别忙,有时候晚上需要忙碌到半夜,儿女知道他们的父亲需要为天下数千万百姓的生计忙碌,再加上也都懂事了,从未抱怨过。
      “公主日后想做什么?”
      “地理学者。”永安笑眯眯的回答,“杨叔你可能不知道,在我爹还小的时候,祖母就已经踏上了远途,她走的是这条线……”
    &nb

第218章:我已经开始生气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