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来到北境军营,韩清尧犹如鱼入水鸟入林,整个人都疯了。
      刚来的两日,每天都跟着齐征去训练,然而每次都是被齐征给扛回来的。
      他还是个孩子,体力哪里比得上这些经过严酷训练的兵卒,尤其是负重二十公里的远距离长跑,纵然是他一身轻松的无负重,也跑不出十里地就累趴下了。
      “小殿下,今儿多跑了二里地。”看到被将军背着的韩清尧,身边的一个年轻兵卒开口夸赞,“再来上一些日子,跑完二十公里肯定没问题。”
      韩清尧觉得有点悬,他今儿跑了十三离地,二十公里可是四十里地呢,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如果稍微慢点,倒不是至于跑这么点,可惜这些兵卒比他年长太多,相比较起小殿下来说,可谓人高腿长,人家一步他起码得两三步,如此卖力的划拉着小腿,体力消耗自然也大。
      “你今年多大了?”韩清尧问道。
      那年轻兵卒笑道:“二十二岁了,十八岁来到北境,今年是第四年。”
      “哦,还没成亲吧?”
      “不着急,现在日子过得好了,寿数也增长了些,晚点成亲也不碍事。”年轻兵卒丝毫不觉得早成亲有多好,在军营里的日子也很快活,“我准备在军营待六年,退伍后就去参加科举,去太学读书。”
      “在军营里好玩吗?”韩清尧看到对方那朝气蓬勃的笑容,真就感慨万千。
      如今朝廷没有强制征壮丁,每年都是年轻人自愿的。
      最开始人数不算多,这今年倒是逐年增加。
      少的是三年,多的则是六年九年,在军营里读书好,还能一直留下。
      现在看似只有三路大军,之后会继续扩充的。
      “好玩啊。”几个年轻军卒连连点头,“这里的兄弟情义,可不是外边可比的。”
      他们便跑便说着各方面的好处。
      “刚来的时候,训练时特别的苦,每天晚上累的倒头就睡,连梦都做不了。等坚持一段时间,身体适应了,才开始热闹起来。而且现在我们都很少生病了,身体特别的结实。”
      离开军营后,以一当十可能有些夸张,可对付三五个大汉还是没问题的。
      到了现在,真有哪一日说不训练了,他们反而会不习惯。
      齐征现在有三个孩子,一对双生花,一个小子。
      小子是哥哥,别看年纪不大,却能定下心来陪着两个妹妹玩耍。
      因为是混血,三个孩子的相貌极为出众。
      妮娜穿着已经被同化,华夏服饰,说实话穿在她的身上有些不太搭,看的时间长了才会慢慢习惯。
      作为部落族长的女儿,妮娜比寻常大秦女子要高一些,长相自然也是不差的。
      秦鹿和她相处的很不错,两人比较能聊得来。
      在这边住了几日,秦鹿趁着一个好天气,策马离开军营。
      大概行了半日时间,远远的看到一些宅子,宅子的数量不算多,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五十户。
      寻到一处店铺,抬头看着上边的匾额,温软了眉眼。
      “太后娘娘……”一个女子走出来,看到门前的秦鹿,愣了一下,然后疾步上前,“真的是太后娘娘,您怎么来了?”
      娇娘欣喜的看着秦鹿,眼眶都红了。
      秦鹿将马匹拴在门口,笑道:“之前游历西域,顺路过来看看你们。”
      “您里边请!”娇娘把人请进门,招呼店里的姐妹,“玉儿,胡娘,姐妹们,太后娘娘来了。”
      店里有几位客人,听到娇娘的动静,忙看了过来。
      而店里的女掌柜们纷纷来到秦鹿身边。
      荣玉儿被胡娘推着从后院过来,“太后娘娘,您怎的来了?”
      “顺路!”秦鹿打量了一下店面,“收拾的很不错,在这里过得如何?”
      几人把秦鹿请到隔壁休息,而店里的客人也顾不得选购,忙着离开,把太后娘娘到来的消息广而告之。
      恪州知府得知此事,也亲自赶来店里。
      得知太后娘娘在和几位姑娘说话,他也不急,安静的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待。
      “刚来的时候也没觉得苦,我们是恪州的第一户人家,当时整座恪州荒无人烟。后来我们请了隔壁占洲的匠人们帮忙修建了宅子和店铺。那时候恪州放眼望去光秃秃的,好在我们人多,纵然刮风下雨的时候也不觉得害怕。再加上我们二十几号人,分到了五十多亩地,第一次收获后,家里的粮食就已经多到吃不下了。”李娇娘说起来就觉得无比怀念。
      胡娘的性子也开朗了,接着说道:“当时见面三年赋税,地里的粮食产量比较高,我们人看着不少,种的粮食也吃不完。一直到现在,每年入冬的时候,我们这些姐妹都围着碳炉吃烤红薯。若不是太后娘娘当年就下我们,我们恐怕早就没命了。”
      “我的确帮了你们,可你们最应该感谢自己,是你们自己的坚持,才有了今日的安稳生活。如果当初你们不肯离开,我能救你们一次,也难顾及到第二次。”秦鹿宽慰她们,“店里的生意如何?”
      “我们搭上了陈家,店里的布匹大多会通过陈家运抵其他州府售卖,本身店里售卖的量不多。”荣玉儿作为店里的账房,最是了解,“刚开始恪州府几乎没什么人,后来知府大人来恪州上任,这几年才渐渐多了起来。现在私塾都有了,只是学生还不算多。店里有五个姐妹都重新嫁人了,剩下的这些都不愿意再嫁。”
      “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就好。”秦鹿虽然希望大秦人口增长,却也不能违背她们的意愿。
      荣玉儿点头,“倒是有人向店里的姐妹提亲,碍于之前遭到的磨难,现在都不想再踏进去了。我的双腿废了,倒是省去了这些纠结。”
      现在她们手里有了银钱,日后年纪大了,也能抱团取暖。
      至于店铺如何,将来再说将来的事,人死如灯灭,何须想那么多。
      体会到了自由的日子,已经受不了束缚了。
      而嫁出去的姐妹脊梁也能挺直,如若夫家苛待,大不了和离再回到店里,有了退路自然无所畏惧。
      秦鹿见了恪州知府,了解了一下当地的情况,对方做的还算不错。
      虽说这是一座新城,可老百姓的幸福度还是比较高的。
      再加上如今府城的人口稀少,水泥路铺设在有人的地方,如同小村落的县城,看上去颇为美观。
      得到秦鹿的肯定,知府离开时都咧着嘴,且走路带风。
      秦鹿在这里停留了一日,次日上午返回大营。
      在军营中,她也没闲着,随齐征内外巡视一番。
      最终的结果她很满意。
      之后就在妮娜的陪同下,在附近的州府吃吃喝喝,同时还巡视一下州府的政务。
      当雪花飞舞的时候,她们才返回。
      北境的冬天漫长,而且降雪量很大。
      纵然如此,那些将士们依旧要进行训练。
      穿着厚重的衣裳,一段远距离负重拉链下来,全身冒着腾腾热气。
      一旦停下来,冷风无孔不入的往里钻。
      刚来的新人可能扛不住,可一些老兵早已能够做到不动如山。
      真就是站如松坐如钟。
      秦鹿陪着孙子没少玩雪,甚至还堆了不少的雪人。
      妮娜家的三个孩子看到后,和韩清尧凑在一起,每每都能玩的汗流浃背。
      最后被拎到屋内洗澡更换衣裳。
      营内有不少的家属,互相之间走动频繁。
      这其中也有摩擦,却不会闹大。
      总的来说

第214章:归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