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他说完之后又开始拆开下一封信,看着看着脸上露出笑容。
“朝堂上的事终究是小事,朝堂之外的事儿才是大事!”
他把信封递给荣末,在南边儿富庶之地,有人起义,人数已经上万,大多是种地的农民,他们现在无地可种,只能起义为自己搏一搏前程。
与此同时其他地方也积极响应,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当地的官府极力镇压都无济于事,有压迫的地方就有反抗,他们镇压的越厉害百姓的反应就越强烈。
“这下皇帝有的忙了,小王爷只是他闲来无事一个小玩意儿罢了,这些地方的起义是重点,不知道他会不会将边疆的兵力派回来镇压。”
自古以来都有百姓起义,都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才会选择这条更艰苦的路。
根据历史的记载起义成功的实在太少,这些人选择这条路不知道下了多大的勇气。
“我还有一个更好的注意,你要不要听一听?”
“讲。”
“如果在这个时候,各位将军仗义执言,向皇帝表明撤兵救京,皇帝会让他们回来吗?”
如果皇帝让他们回来,那他隐藏的大军就光明正大的聚集在他身边,兵变的时候用的更加顺手,但有一个后患,边境无人把守,很有可能会内忧外患。
“不可,我虽然想让昏君退位,却没有想过要以整个国家来做赌注,边境没有病是比较乱,这不可取,要从长计议。”
即便他们没有向那位将军写一下信,让他们怎么去做,还是有许多将军开始向皇帝上书请求从边境调兵去镇压各处的农民起义。
皇帝自然是不同意的,让他们镇守边疆,违者直接斩首。
齐大军一路北上,还吸纳了许多同他们一起的百姓,攻下两座城池之后,人数都已经到达了三万之多,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两座城池的人最多也只有千万,总数三万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只能说明灾民太多了,他们食不果腹,跟着这些人起义还有一口饭吃,一路顺着就加入了。”
一个星期过去,这三万人势如破竹,很快又攻下了两座城池,他们占据四座城池为王,东西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正常军粮,他们就改为攻下粮仓,一座粮仓能够支撑十座城池的供给,足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情况危急,皇帝多次和文武大臣召集,针对农民起义的事情进行了多次的探讨,都一无所获,这些人没有纪律,他们想要的就是一口饭,可如今拿什么能够养活这么多人的口粮?
束手无策,耽搁的时间,又让这群如恶狼一般的军队攻下一座城池,离京城越来越逼近了。
皇帝大发雷霆,不仅在朝会上,在私下召见文武大臣也会文书杯子一通扔。
大神们苦不堪言,又苦于毫无计策。唯一的计策是让大军回撤,可皇帝不同意。
第269章 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