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司将全身心沉浸在手中的书本,进入了高度专注状态。
一条条电路在他脑内密铺成型,一张张图层有序展开,就如同一面面悬浮于识海之中的棋盘。
这是他在学习拓扑学时发现的能力,当他在精神高度专注的情况下,能够将空间想象力提升至极限,从而“看见”脑内构想的图形。
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感觉很困难,总之他在脑中模拟图形的“分辨率”,可以精确到每一条电路,每一个触发器。
当然,进入这种状态的副作用也很大,那就是会加速大脑的疲劳。
会在之后极快的速度进入到一种疲倦的状态。
而这还仅仅只是入门教程,对于前端的rtl代码,综合,时域分析都只是一个粗浅的讲解,后半部分的电路布线,也都并非什么核心知识。
。。。。。。。。。
当林司再度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清晨。
和前几次爆肝刷夜不一样,这一次他的睡眠质量相当不错。
一来是睡的早,二来是正好垫在了书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那本《ic设计入门》的最后一页,被他嘴角流下来的口水给打湿了一小块。
不过还好不算明显,这么热的天气放在太阳底下晒个两分钟估计就没了。
“这熬夜刷书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林司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背部。
简单的洗漱之后,林司打开手机看了下新闻,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之后便登陆了开发者后台,意外地发现“校园飞猫”用户数量突破了五十万大关,并且稳中有进地增长。
势头不错,不过还得再接再厉。
相比起其它第三方订票软件,这点用户数还是太少了!
看完了这些,林司便收拾起了东西,拎起单肩包重新出门。
下午是acm竞赛的最后一次集训,蔡老师有重要的话要对他们讲,主要都是比赛章程,规则,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一次集训大家都来得很及时,倒是林业因为在机房解决课程设计的问题,稍微来的迟了些。
据说这位学霸,在大二的时候就已经把大三的课程修完了大半,别人才刚刚开始上专选课,他都开始准备毕业设计了。
人到齐之后,蔡老师和善地笑了笑,走上讲台。
“你们也不是小学生了,安全问题我就不再强调了。我就随便说说比赛的规则,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比赛时间是五个小时,一般有7道或以上试题,由同队的三名选手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协作完成。当解决了一道试题之后,将其提交给评测机,由评测机判断其是否正确,若提交的程序运行不正确,则该程序将被退回给参赛队,参赛队可以进行修改后再一次提交该问题。”
“另外就是纪律问题,选手可携带任何非电子类资料,包括书籍和打印出来的程序等,部分赛区会对选手携带的纸质资料做限制,评委负责将结果(正确或出错的类型)通过网络尽快返回给选手,除此之外不提供任何额外帮助。”
第95章 最后的集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