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将领单枪匹马前来挑战,薛仁贵不禁眉头一皱,对面上来就要斗将,这显然不符合他的预期。
可是转眼间薛仁贵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然后对着身后的赵云点了点头。
然后赵云就提枪出阵,天神境巅峰的境界展露无遗。
(还在修改,会尽快完成: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
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呼应,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八仙”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吕洞宾的口吻,依次介绍八仙道:“第一个是汉钟离权,现掌着群仙?;这一个是铁拐李,发乱梳;这一个是蓝采和,板撤云阳木;这一个是张果老,赵州桥骑倒驴;这一个是徐神翁,身背着葫芦;这一个是韩湘子,韩愈的亲侄;这一个是曹国舅,宋朝的眷属;则我是吕纯阳,爱打的简子愚鼓。”上述八仙,均为男性,没有后来所传八仙中的何仙姑,却多了个徐神翁。
自从明代吴元泰的演义小说《东游记》一书问世后“上洞八仙”才选定了。吴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顺次:一、铁拐李,二、钟离权,三、蓝采和,四、张果老,五、何仙姑,六、吕洞宾,七、韩湘子,八、曹国舅。这八仙的组成及排名次序,已经与后来所传八仙完全吻合,说明大多数人接受了吴氏的说法。
2八仙的八卦方位
吕洞宾属于乾金之象。乾卦纯阳,故称纯阳老祖,所用宝剑亦曰纯阳剑。
铁拐李属于兑金之象,以铁拐为足,铁属金,足在下属阴,表示柔金之象,以别于乾刚之金。
何仙姑属于坤土之象,她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为柔土。曹国舅属于艮土之象,传说其兄长地下的灵魂附于其身而为恶,将其本人的灵魂囚禁于地下。地下乃土之位,但为刚土,曹国舅最后通过与恶鬼的决斗,战胜邪恶,乃复其灵明,皆刚之象。
张果老属于震木之象,位列正东。因张果老于月宫砍梭椤树,树本为刚木,以别于柔木。
蓝采和属于巽木之象,手拿兰草,草本皆为柔木。
韩湘子属于坎水之象。小说中有民间大旱,韩湘子为民众吹箫降雨一节。
钟离权属于离火之象。他性情猛悍,宝扇一扇则出火,火烧龙宫等皆钟离权所为。
3八仙简介
八仙与道教许多神仙不同,均来自人间,而且都有多彩多姿的凡间故事,之后才得道,与一般神仙神圣庄严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众喜爱。八仙中有将军、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为仙,而且都有些缺点,例如汉钟离袒胸露乳、吕洞宾个性轻佻、铁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贵、贫、贱。一般道教宫观都有供奉八仙之处,或是专门建个八仙殿,神明庙会也有八仙出现。八仙也常出现在年画、刺绣、瓷器、花灯及戏剧中,相传八仙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会祝寿,所以“八仙祝寿”也成为民间艺术常见的祝寿题材。民间酬神时,也经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寿》等所谓“八仙戏”。
铁拐李
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铁拐李,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也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想到肉身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然后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称母亲病危,弟子无奈就烧了尸壳。弟子回家后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忽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则从其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铁拐李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他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情急之下,铁拐李想把元神跳出,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之后老君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以根铁拐助拄跛足。铁拐李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钟离权
汉钟离,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在八仙中地位较高,元代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其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及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其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
)
第226章 乌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