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月楼,杭州最出名的饭庄,人来人往,也是打探消息的好去处。
李三原来是杭州官驿里一个打杂的仆役,现在却成了碧月楼的红人。
当然,以他的经济条件,是吃不起碧月楼的。不过,自有富人做他的赞助商,他尽管讲,糕点茶水的费用不用他付。
“话说啊,沈抚台的儿子沈鹤同,被怀疑科举舞弊。接着,又传闻云学政的儿子云晓舞弊。这件事最后,是越闹越大啊!闹到最后,把从京城来的锦衣卫张大人,给请来了。”李三发挥自己的最大实力,说道。
他刻意停顿,好让大家有充分的时间发表评论。
“从京城来的?锦衣卫?”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人疑惑道。
“没错,小杜,”说话的不是李三,而是碧月楼一个名叫孙照祥的伙计,“据说他是昌国公张鹤龄之子,当今太后的侄子。京城皆传言,说他…”
“说他什么?”见孙照祥卖关子,大家都着急地问。
“说他文武双全,而且那样貌,也是世间少有的俊俏。”孙照祥一字一顿道。
“只可惜他性格冷若冰霜,对大家都爱搭不理的,又是锦衣卫,所以…至今未婚。”孙照祥继续说下去。
“什么?这世间还真的有才貌双全的人?”
“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让我闺女嫁给开茶庄那个赵老板了。”
“可不是,他又是外戚,谁家要是能把女儿嫁给他,真是有福喽。”
见大家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孙照祥身上,李三连忙继续说故事:“张大人到了杭州呢,是一步步接近真相。据说,还把这两浙一带最大的走私团伙,给端了。原因呢,你猜是什么?那团伙之前向倭国走私了那么多东西,这回竟然因为卖草乌给沈抚台和云晓,就被发现了。”
李三的话确实有感染力,大家都被他吸引了:“那团伙,真是张大人端的?”
“骗你不是人,”李三说,“要确切地说,还有张大人的一个侍女。这个女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天天跟着张大人。”
某个人莫名其妙打了个喷嚏。
众人本来就对晨英感兴趣,见李三这样说,有人不禁问:“该不会是张大人的相好吧。”
“不会,她又不是世家女,门不当户不对的。况且据说她平时大大咧咧,一点淑女的样子都没有。张大人是不会看上她的。”李三回答。
这下,寒露的喷嚏打得更厉害了。
众人见此,忙说:“小杜,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感染风寒了?”
“没事没事。”小杜说。
“先不说她了。不过————后面的故事里也有她。话说这张大人和她,最终是发现,真正的主谋竟然是之前死了的云晓。”李三接着说。
“云晓?他没死?”孙照祥问。
“可不正是云晓!最终,张大人在云府找到了他。就在昨天————当然了,你们没看见,我也没看见,但那个画面可以想象!要知道,张大人的功夫,在锦衣卫北镇抚司那种
36章:小杜小杜,就是寒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