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他们继续天南海北的闲扯的时候,大将军之子和好友已经付了茶钱,走出了茶馆。街上惯例熙熙攘攘,但想到期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大将军之子便觉得有点害怕。
“实不相瞒,皇上派我去洛阳,也就是为了洛阳那件事,本来以为是简单的天灾,现在看来,好像不是那么简单。”
乍一听到这句话,好友愣了一下,犹豫地道:“其实,这不是小部分百姓在说,这几天我也听到了这种说法,估计,很多人现在都是这么想的。”
“真的?”这倒出乎大将军之子的意料之外,想了想说道:“那我们就先别回去,在这京城四处逛逛,看看还能不能听到别的新鲜的看法。”
一整个下午,大将军之子和好友跑了好几个地方,果然不少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所说跟茶馆姓杨的说法没什么两样,都是什么关于什么紫微星减弱,正宫什么什么的。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大将军之子决定,还是先禀报皇帝再说。
第二日上朝,大将军之子便将自己所见所闻都说了,并道:“这个说法,在坊间流传甚广,而且看起来老百姓也深以为然,恳请皇帝彻查此事。”
话音落地后,大殿内安静了片刻,随后仿佛被捅了的马蜂窝一样,嗡嗡嗡的吵闹起来。大臣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各抒己见。
“下官觉得,这帮刁民的说法不足信,钦天监还未说什么,为何民间先知道紫微星光芒减弱,可见都是胡扯!”声音浑厚有力,年大将军的话语几句有穿透力,他一介武官怎么会轻信民间的说法。
“话不能这么说,民间自也有高人在,也许有人早就看破了,只是刚好借这个时机来点破,百姓都已经信了,我们也不能不信啊!”接过话头的是三品大官黄大人,对于民间的说法他深信不疑。
“黄大人没听说吗,坊间都这样说,你要是去抓人,忙的过来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抓百姓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既然事情是由天像而起,为何不让钦天监来说话?”
玄烨听下面吵吵闹闹,却没有一个有建设性的意见,不由深感头疼,他令人宣钦天监官员来,对方跪在下面,只是一个劲的说,没有那些话,洛阳的流火就是自然现象,至于那些话怎么传出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说来说去,其实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大臣们还在继续议论,玄烨环顾了大伙一眼,缓缓地说:“诸位讨论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说着他的目光从下面站着的人脸上一一扫过,每个被他看到的人都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静默了片刻,有人出列道:“臣觉得,这就是刁民不安分,在蓄意闹事,皇上大可不必理会,但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城门处张贴告示,将钦天监的推算写在上面,料他们也就没话可说了。”
有人立即反驳道:“这明显不行,百姓又不是傻子,如此愚弄他们,不出事才怪。”
玄烨缓缓道:“那卿的意思是……”
“回皇上,臣觉得,东郊百姓已经颗粒无收,因为担心生活无以为继,才散布这些说法,倘若朝廷给予补偿,他们就没话可说,自然安定了。”
“不可,这是治标不治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如果日后被有心人利用,认为制造这些事情,却推给天象,朝廷届时将疲于奔命,处于被动地位!”
李公公瞧着皇上的面色不渝,知道被底下的声音吵的烦闷,不动声色的为玄烨上了盏茶。
第四十六章谣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