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进来,红玉示意,碧玉便道:“适才齐小贝久久未归,奴婢担心路上出了何事,怕耽误太皇太后食点,便前去寻齐小贝。却见齐小贝在一游廊处于一男子谈笑,举止暧昧,奴婢生疑,走了过去,细看之下,发现与齐小贝谈笑的男子原是吉善大人,奴婢心中惊异,吉善大人风光霁月,最是不屑与女子来往,怎会与齐小贝谈笑起来?”
碧玉突然羞红了脸,接着道:“奴婢复又细细察看,竟见齐小贝用手轻拂吉善大人肩膀,整个人竟紧紧靠在吉善大人身上,娇媚妍笑,奴婢哪里见过这等阵仗,惊羞之下,匆匆忙忙原路返回,本念着齐小贝年幼不知事,春心萌动也是有的,只是到底不好坏了宫中规矩,倘若他人人人效仿,坏了风气,却是奴婢的罪过了,细思之下,便禀明了红玉姐姐。还请太皇太后念在齐小贝少不更事,从轻责罚。”
齐小贝听到此处,心中狂怒不止,似千鸟齐鸣,万马齐奔,咬牙切齿道,我说太皇太后怎么突然发难,原是你做地幺蛾子,我又没有惹这你,你偏反倒来惹我,既如此便别怪我不客气了
只见齐小贝冷声道:“回太皇太后,奴婢适才因急着端送莲子羹,一时不察,崴了脚。正是疼痛难当,恰遇吉善大人进宫面圣,吉善大人心地仁慈,见奴婢面有难色,便好心帮奴婢活络筋骨。”
碧玉心中嗤笑。只听齐小贝又道:“奴婢本想着男女授受不亲,却转念一想,男女之防虽是正理,本是为防男女动了非分之念,做出坏事,败了名声,才设起来的。奴婢与吉善大人不过初次见面,本是陌生人,吉善大人见奴婢受难,不过好心相救,以全君子之礼,奴婢与吉善大人清清白白,自不惧他人妄自揣测。想必碧玉姐姐恰是瞧见吉善大人为奴婢治疗脚伤,只是未曾看全,便匆匆离去,反倒生了误解。”
碧玉听毕,心道,你倒推得一干二净,若不是我亲眼瞧见,还真信了你的谎话,今日既告了你,断不会轻易犯过你。只见碧玉冷哼道:“满口胡言。回太皇太后,纵使是吉善大人心善,为齐小贝疗伤,齐小贝也不至于整个人靠在吉善大人身上,双手紧抱吉善大人。应速速坐下疗伤才是。”
齐小贝逼问道:“碧玉姐姐果真看仔细了,果真亲眼看见奴婢靠在吉善大人身上了。姐姐纵使不相信奴婢,也应相信吉善大人品行。”
碧玉道:“吉善大人心地仁慈,学识渊博,风度翩翩,芝兰玉树,皇上亦赞赏有加,乃同辈之中佼佼者,奴婢自是相信吉善大人。”说完,话锋一转:“只是吉善大人虽洁身自好,却不能抵挡住那起子坏心人。”
齐小贝不理嘲讽,笑道:“原来碧玉姐姐对吉善大人如此赞赏有加。说来奴婢虽曾见碧玉姐姐在贴身锦囊中放着吉善大人的小像,却不知碧玉姐姐心中对吉善大人评价如此之高。”
碧玉听见此言,只觉耳边雷鸣乍响,她怎知我有吉善大人小像,并放在锦囊中,此时我从未告知他人,每次观看时亦小心翼翼,如何被她看去,抑或有谁欲借她之手置我于死地?
原来后宫之中阴盛阳衰,皇帝也不常临,即使来了,也不过去得宠的嫔妃处过夜,纵使有时来了兴致宠幸几个宫女,也都是姿色过人者,与其余数千平平者又有何相干。
只是宫中寂寞难耐,总要有个发泄处。吉善等大臣因随侍皇上,常出入后宫,且又丰神俊朗,其中以吉善最胜,众宫女难免春心撩动,盼吉善等人如久旱盼甘霖。但因有宫务在身,哪里能随意走动,十次不
第四十二章深宫私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