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撼天城的归于平静安稳,其他七大主城的势力混战就惨烈得多了。
在洪家灭亡之战结束后的半个月,平天城黎家忽然遭到袭击,黎子雄被杀,玄夜宗冥海重伤逃脱。
王家的王俊彦随后宣布,平天城统一,城市归于王族统治,设立最高统治者,皇帝。
这意味着新帝国的诞生,结束了一直以来的宗族势力分割,共同协商管治城市的模式。
王俊彦袭击黎家成功之后,在平天城已经没有对手,顺利独掌大权,建立帝国平天王朝,自号平天大帝。
他还想着趁机吞并其他六大主城,结果他还在忙碌着处理黎家的残余势力时,其他六个主城也在乱战中,崛起几名枭雄式霸主人物,迅速瓜分了黎家在各城的势力与资源,并且不甘示弱的相继称王称帝,其中有两名神秘雄主,也显露出超凡境的实力。
分别是齐天城孙家的孙鸿远,云天城林家的林长岭。
此二人原本也是九阶的强者,但是并不算突出,平日表现很低调,他们的家族行事也不霸道张狂,有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但是在这次主城混乱争战中,他们突然一改往日作风,整个家族展现出强悍的战斗实力,并且竟然已经有超凡强者坐镇,趁着平天城的力量无暇顾及时,突然瞧准了时机出手,在短短十多天时间里,就势如破竹般平定本城内乱。
等王俊彦解决了平天城的事务,着手准备称帝的时候,其他原本在他们压制之下的主城,都已经趁机反扑,夺回控制主权。
小王还打算称帝之后再图吞并各主城,觉得以自己的实力,那将是手到擒来之事。
但没料到在他宣布建立平天王朝不到十天时间,孙鸿远,林长岭也迅速宣布建立了大齐王朝与高云王朝,各自称帝。
另外四个主城虽然也勉强平定,各自有新王朝建立,但有些搞笑的是,有两个主城居然出现两大势力分别称王,各据半城的局面。
势力混战,有上升到王朝攻伐的局面。
那些没有超凡者诞生的主城,内部的所谓王朝,多少有些搞笑,都是一些野心家,实力不够,但又沉迷于无上权力,所以强行自封为王。
各种新王朝建立后,倒是稍为平静了两个月,因为王朝内部结构组织的安排调整,也很是耗费时间,各个部门安排人手管理,也是平衡内部各家族势力利益的关键。
有趣的是,王俊彦建立的王朝帝国,内部的组织结构,居然是从永安城那里流传出来的管理模式。
并且还不是永安城目前正在实施的那个管理结构,而是一本王朝小说里描述的那种结构,不过这本小说,本身也是借鉴了目前永安城的管理模式,又增加了一些集权统治的特色,看起来还是相当合理。
永安城这几年在空间里安稳发展,文化发展迅速,诞生了很多思想流派,这些思想冲突又经常被小说家们写进自己的书里,流传很广。
很多主城目前都有大量读者追捧来自永安城的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
这些影响是一种无形的思想渗透,目前还处于战争对峙的各大势力,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事实上,不但平天王朝的架构是借鉴了小说里描述的帝国王朝结构,其他势力建立的闹剧般的王朝,也同样有这方面的模仿,因为他们也没有前辈帝王的事迹可以借鉴,甚至都没有长久的历史记载,宗族式联合管理,随着某个宗族的衰落,另一个宗族的取代,那就是一段历史的消失,很少有详细的记载流传。
所以当上位者要求下面的内政官员拿出一个王朝官职体系来,那一时间是让很多官员为难的,翻遍各种典籍,终于让他们在一本新出的小说里,找到了一个完善的结构模式,于是以此为鉴,并稍作修改,就当作是自己的作品了。
就这样,王朝纪元正式开启。
撼天城这边的民众,也在看热闹之余,觉得心里不踏实,看别人一个个新王朝时代的开启,自己这边却什么也没有,过于安静了,甚至让他们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更有些忧虑的人发表自己对未来的担忧,现在主城因为凤城主和洛神的震慑力量,才获得了短暂的安稳,如果以后凤城主不理会主城这边的事务,会不会又渐渐演变成原来的老样子。
他们最担心的一样,就是凤止澜会不会一直庇护撼天城。
毕竟现在感觉是无名无分的,凤止澜的永安城,在众人眼里,还是跟撼天城割裂开来的。
所以他们希望得到正式的名分。
那实现这个愿望的唯一途径,当然就是成为凤止澜统治之下的子民。
现在名义上撼天城划分了新的城区,归属于永安城的管理,但是没有正式的公布,没有仪式感,就总会让某些人觉得不可靠,好像永安城随时都会抛弃他们,对他们不负责任一样。
他们希望撼天城也像其他主城一样,成立正式的王朝,让他们都名正言顺的成为强大王朝下面的子民,心里才会踏实。
这种思潮扩散得还挺快的,没多久就有些宗族代表站出来正式呼吁,他们撼天城也需要一个强大的统领者和稳固的王朝,不然很容易在与其他主城对抗中落于下风。
最近这段时间里,他们在资源空间里碰上其他王朝的猎人队伍,彼此交流的时候,说到自己来自哪里,别人都是自豪的报出自己的王朝势力,只有他们还在纠结着报永安城的名号还是撼天城的名字。
气势上就感觉落于下风了。
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战斗力都下降了三成,士气低落。
随后陆续有多个宗族势力以及集团站出来,支持撼天城改制,拥护凤止澜为新王朝之主。
第408章 请愿登基[1/2页]